停工留薪期待遇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停工留薪期
對于“停工留薪期”,在《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33條中有如下描述:“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從以上的規定可以看出,《條例》對于停工留薪期的期限如何界定和具體待遇,并沒有作出明確界定。
停工留薪期時長由誰決定
正確判斷停工留薪的結束時間是準確計算停工留薪期的關鍵。實踐中對停工留薪期結束時間的認定有不同意見,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其一,將工傷職工傷愈時間認定為計算停工留薪期的結束時間;其二,將醫療機構出具的意見,即建議休息治療的最后一天,認定為計算停工留薪期的結束時間;其三,將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或送達當事人的時間認定為計算停工留薪期的結束時間。
應根據工傷職工的傷情、病情來確定其應享受多長時間的停工留薪期,具體程序是由簽訂服務協議的治療工傷機構提出意見,出具相關證明,并經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認。另外,將判斷停工留薪期有無及其長短的傷情、病情界定在“相對穩定”比較合適。許多地方的社會保障機構均制定有《停工留薪期目錄》,均是按照相應病情結合醫療實踐確定的治療各類傷病一般所需的時間和期限。如于2010年8月實施的《福建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暫行辦法》,就是將工傷職工所受傷害以《福建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的方式列出,分別建議停工留薪期。因為職工所受的傷害無法一一窮盡,所以又在第5條規定:“工傷職工所受傷害未列入《福建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的,以臨床治愈或傷情相對穩定的時間確定其停工留薪期。具體期限由用人單位或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經治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確定,并書面通知工傷職工本人。”
因此,法院在審理由于停工留薪期待遇爭議而引發的案件時,應以治療工傷的醫院的意見為基礎,并參考當地社會保障機構制定的《停工留薪期目錄》,以此來確定勞動者應享受的停工留薪期待遇。
“原工資福利待遇”標準如何確定
《條例》所稱的原待遇是指職工在受傷或被確診患職業病前,原用人單位按照職工正常出勤對待而發給的全部工資和福利待遇。按照正常出勤對待,說明不包括加班的情形,即原待遇的工資總額不包括加班加點的工資。應當以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工資扣除月加班加點工資的剩余工資為準,如果尚未工作12個月的,以實際工作時間的月平均工資扣除月加班加點工資的剩余工資為準。而工資的范圍則應當是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部發[1994]489號)第3條和第15條規定的包括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和各項社會保險費用在內的勞動者應得工資。這些待遇既包括工資性收入,也包括非工資性收入;既包括貨幣性的福利,也包括非貨幣性的福利。對于實施績效考核的單位,由于職工治療工傷沒有工作績效,那么員工的績效工資給付的標準應該是依據員工受傷前的平均績效來計算確定;如果職工的工資形式包含計件工資,更應采用加權平均的方法,算出勞動者個人在一般勞動生產率下的勞動產出和對應的應得工資。對于計件工資的員工工資水平,應當以勞動者受傷前12個月的應得平均工資來計算,加班所得收入和病假當月工資不計算在內,不足12個月的按實際工作時間計算。這樣既維護了職工利益,又兼顧了企業權益,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綜上所述,員工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福利并不會改變,仍然按照正常工作時進行計算。因此,員工在停工留薪期間不需要有太多的顧忌,只需要靜靜的修養,以準備傷好之后繼續進行工作。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船舶承租人自營船舶是否要取得船舶管理資質
2021-01-26單位不給繳納社保,勞動仲裁后怎么補償
2021-02-26申請工傷傷殘鑒定書
2021-01-14勞動者申請司法援助的條件
2021-01-05匯票提示付款無應答是否是拒付
2021-03-23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怎么執行
2020-12-01再次指定管轄禁止
2021-01-21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