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自首時效是多久?
肇事逃逸自首時效在法律上并沒有明確規定,一般是犯罪事實發覺以前,也可以是犯罪事實被察覺之后。關鍵在于犯罪分子須自動投案。但是犯罪人投案自首的時間早晚,說明其悔悟時間的早晚。同時也說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為,對社會危害性的持續狀態長短。犯罪人犯罪之后的認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動機的三大要素,悔罪態度好的情況下,投案自首的,也說明了其悔悟的程度,量刑時也要考慮;認定自首行為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投案自首的時間,自首的原因及動機,交待罪行的情況以及犯罪分子有無主動表現這四大情節,審判人員在量刑時一定要注意。
二、司法解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的規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動投案,向公安、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現也指主動如實的承認自己的錯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處死刑的可能。如果對自首后的犯罪嫌疑人過于普遍地從寬處罰會產生弊病,與預防犯罪的目的相悖,尤其是對社會危害大的罪名。
需要明確的是,是否構成自首情節,不僅僅與時間有關,還與犯罪分子的認錯態度以及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和在司法審理過程中表現有關。對自首的認定,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有關法律中對自首的標準和條件來進行認定,自首情節認定后可以有效的減少所面臨的刑事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存在自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科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研究生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并獲得“西南政法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楊玲律師理論功底扎實,視野開闊、邏輯嚴密、作風穩健,擅長民商法(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婚姻家事糾紛、人身侵權等)、刑事辯護。從業以來成功代理多起爭議標的額大、法律關系復雜、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訴訟案件。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戰經驗、嚴謹的工作作風、嫻熟的辦案技巧深受委托人的信賴好評。楊玲律師堅持在專業領域深入研究探索,以期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軍人外遇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11什么人可以旁聽案件審理,什么人不能旁聽
2020-11-24清算組負責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31分期付款逾期不還,被起訴后需注意什么
2021-03-06債務擔保合同的成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07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委托代理的規定
2020-11-11土地流轉合同樣本
2021-03-06集體土地流轉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