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罪從無的法條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 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并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確立疑罪從無原則的意義
(一)堅持疑罪從無原則,實現了對“疑案”的推定與刑事訴訟舉證責任分配的統一。舉證責任的理論,其主要的意義在于案件事實真相真偽不明時,法官可根據舉證責任理論,判決由承擔舉證責任的一方當事人承擔敗訴的責任。從我國《刑事訴訟法》上看,刑事訴訟上的舉證責任,主要由控訴機關承擔,被告人不承擔證明自己有罪或無罪的責任(當然象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等少數罪行例外)。由此,當控訴機關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被告人有罪,應由控訴機關承擔敗訴的責任。被告人可在案件事實真相真偽不明時勝訴,獲得無罪的宣判。此即疑罪從無的應有之義。
(二)堅持疑罪從無原則,有利于保障人權。在刑事訴訟中,與強大的國家機關相比,被告人顯得十分弱小,不僅調查取證的力量不如前者,而且還在于前者掌握著國家強制權。因此,應給予被告人特別的保護。疑罪從無原則正好能起到這一作用。而且疑罪從無原則在給予被告人特別保護的同時,達到了對其他社會成員及整個社會普遍保護的功能,實現了《刑法》的保障功能。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疑罪從無的法條有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疑罪從無的法條主要是我國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規定,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保證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24留置他人動產有效嗎
2020-11-18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行政拘留年齡有什么新規定
2021-01-21拘役算不算犯罪記錄
2021-02-09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商業銀行法中的關系人是指什么
2020-11-15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