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合同未經公證生效嗎
只要合同符合規定就能生效。
贈與合同是雙方當事人對于某件物品無償贈與的一種協議,屬于普通的民事法律行為,那么在民事法律行為當中就要遵守的最基本的規范叫做意思自治。所謂意思自治的意思就是雙方當事人都有著意思表示,之后達成了共識就可以簽定合同,合同在雙方簽訂之日起就生效了。
贈與合同的生效并不以公證為要件,并非一定要公證。但贈與人和受贈人雙方協商一致進行公證,是意思自治行為,法律也不禁止。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通常情況下并不享有撤銷贈與的權利,所以一經公證該贈與合同即生效,贈與人反悔的要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由于房產贈與只有依法辦理了登記才能轉移房屋產權,所以只是經過了公證但是沒有辦理房屋登記手續,受贈人只能依據合同法要求贈與人承擔違約責任,并不能得到房屋的產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七條:
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贈與人不履行贈與合同行不行
為了保護贈與人的利益,當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時,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也就是說,在贈與合同訂立后或者贈與人已經部分履行贈與義務后,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贈與人可以不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贈與義務或者不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但尚未履行的部分贈與義務。
贈與人不再履行贈與義務,應當符合下列法定條件:
(一)是經濟狀況顯著惡化,是發生在贈與合同成立之后,而不是成立之前。如果自身的經濟狀況本已十分不好,仍向他人表示贈與意思,實際上其贈與的意思表示多無誠意,贈與合同也無履行基礎。
(二)是經濟狀況顯著惡化,致使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或者使個人的家庭生活發生困難,不能維持自己的正常生計,不能履行扶養義務等。符合上述條件的,不論贈與合同以何種方式訂立,不論贈與的目的性質如何,贈與人可以不再履行尚未履行的贈與義務。
只要贈與合同是真實、有效的,就算它沒有經過公證也是可以生效的,一定要能夠對于贈與合同的法律效力有一定的認識跟了解。關于贈與合同未經公證不知道怎么樣生效或是具體合同生效的內容等等,請來律霸網上找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合同法官是否應當自動釋明
2020-12-14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公共場合侮辱他人行為怎么認定處罰
2021-01-03合伙人違反合伙協議的,應當依法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31起訴離婚最快多長時間
2021-01-30協議離婚雙方多久能離婚
2021-03-16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贍養糾紛調解技巧有哪些
2020-12-24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詳解幾種主要保險免責條款
2020-11-30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