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為構成要件有哪些?
1、行政不作為的主體
行政不作為是對行政主體的不作為狀態的否定性評價,因此行政不作為的主體只能是行政主體。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職權,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國家行政職權,作出影響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并能由其本身對外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組織。行政主體并不限于行政機關,在有法律、法規授權的情況下,非行政機關的其他組織也可以具有行政主體的身份,成為行政權力的行使者和行政活動的實施者。尤其是現代社會,國家行政的范圍日益擴展,公共職能不斷擴張,許多行政管理活動授權于非行政機關的社會組織實施,這些組織因法律、法規的授權而取得行政法上的行政主體地位。
2、行政不作為的客體
行政不作為的客體是指行政主體的行政不作為侵害的、為行政法所保護的利益。考慮到行政主體的一般職責包括:保障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和促進經濟發展、保障和促進文化進步、健全和發展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保護和改善人類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行政不作為侵害的、為行政法所保護的利益包括:國家利益、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3、行政不作為的客觀方面
即行政主體以不作為的方式,在法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內不履行法定的程序上的行政作為義務,侵害了為行政法所保護的利益。在此認為,行政不作為應當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行政主體負有法定的程序上的行政作為義務,即行政主體在行政管理活動中,基于特定的事實和條件而承擔的在程序上為一定行政行為的具體法律義務;二是行政主體以不作為的方式沒有履行法定的程序上的行政作為義務,即在法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內,行政主體沒有實施任何行為或雖然實施了一定的行為但沒有實施法律所期待的最終行為。三是行政主體的不作為狀態侵害了為行政法所保護的利益。此外,依循當今流行之社會法治國家理念,建立和維持良好的社會秩序有賴于國家的積極有為。
4、行政不作為的主觀方面
行政不作為的主觀方面存在過錯。過錯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故意,即明知自己負有某種行政作為義務,而故意以消極不為的態度對待之。二是過失,即應該認識到自己負有某種行政作為義務而沒有認識到,或由于工作中的失誤等而導致實際上對作為義務的消極違反。這和因客觀原因造成的“不能為”有所區別。不能為雖也以一種不作為的表象存在,但由于其不能引起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消滅,也即沒有法律上的意義,故沒有在法學上研究的必要,因此不屬于行政不作為這一法學術語的涵蓋范圍。
行政不作為責任內容包括很多,日常生活中遇到難題可以找律霸網在線律師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生受傷屬于工傷嗎
2021-01-20軍人離婚多久可以復婚
2020-12-02如何申請商標注冊
2020-12-07轉讓專利權的流程是什么
2021-02-13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現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車上人員險與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2-04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