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療事故發生后,在進行調解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一些事項,以便更好地調解醫療糾紛,有哪些事項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呢
醫療事故調解的注意事項
第一,當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生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后,醫院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處理,并向當地衛生行處長部門報告,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
第二,當發生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時,病人及其家屬可以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這是病人的法定權利。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對于醫療單位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病員及其屬可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如果醫院方面不積極對事件進行調查處理,并且隱瞞和掩蓋真實真相,既不解釋病人及其家屬提出問題,也不提出解決方案和提出書面處理意見的話,病人及其家屬可以提請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第三,某些醫療機構無權自行調查處理醫療糾紛。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調查、處理。”這時所說的“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是指個體診所中的醫務人員。根據上述規定,發生在個體診所的醫療事故醫療糾紛,該診所無權自行調查處理。在各地制定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中,對于哪些醫療機構可以自行查處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哪些醫療機構不能自行查處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作出了具體規定。
第四,發行醫療事故后,事故單位必須立即查處封病例、有關物證和原始材料。
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的醫療單位,應指派專人妥善保管有關的各種原始資料。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因輸液、輸血、注射、服藥等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對現場實物暫時封存保留,以備檢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醫療事故辦法〉實施細則》也有相應的更為具體的規定。
第五,在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中,對死亡原因不明確的,應當進行尸體解剖。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10條規定:“凡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臨床診斷不能明確死亡原因的,在有條件的地方必須進行尸檢。尸檢應在死后48小時以內,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醫院病理解部技術人員進行,有條件的應當請當地法醫參加。醫療單位或者病員家屬拒絕進行尸檢,或者拖延尸檢時間超過48小時,影響對死因的判定,由拒絕或拖延的一方負責”。因此,病人家屬如果拒絕或者拖延尸體解剖,將承擔“敗訴”的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國務院出臺的醫療糾紛處理新規定
2021-01-21新婚姻法財產公證程序
2021-03-23非法集資中業務員如何認定犯罪
2020-11-14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贈與財產是否要交稅
2021-01-30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