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知識產權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企業在建立商業秘密保護系統和符合商業秘密條件的前提下,有權依據中國法律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責任。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民事責任的構成必須同時具備下列四個要件:
一是侵權人主觀上有過錯,表現為具有侵犯權利人商業秘密故意。
二是侵權人實施了侵犯權利人商業秘密的行為;
三是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四是侵權人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了損害。
刑事責任
商業秘密權利人在已采取商業秘密保護措施和符合商業秘密條件的情況下,認為其商業秘密受到侵害并造成重大損失的,向公安機關申請,要求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
公安機關偵查后,認為侵權人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對侵權人追究刑事責任的,由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
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對侵權人追究刑事責任:
對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的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屬于“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損失數額在二百五十萬元以上的,屬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的“造成特別嚴重后果”,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的行為,按照本解釋規定的相應個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的三倍定罪量刑。
對明知他人實施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而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運輸、儲存、代理進出口等便利條件、幫助的,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共犯論處。
對經縣級保密委員會的上級保密工作部門或市級科學技術委員會確定為國家秘密的科學技術被以竊取、刺探、收買方法非法獲取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對非法持有屬于國家秘密中絕密、機密文件、資料或者其他物品的,且拒不說明來源與用途的及從事間諜活動的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按揭車是否可以抵押
2020-12-17擔保公司和反擔保人指什么
2021-03-06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免賠額的形式有幾種
2021-03-24保險合同的含義與特征有哪些
2021-03-04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什么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