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復核審過程中發現新證據,無法像庭審程序那樣通過補充開庭的方式進行質證,實踐中需要基于訴訟證明的基本原理對各類新證據作出相應的處理。由于《解釋》對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緩案件與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過程中發現新證據的處理方式作出了不同的規定,因此下文分別加以分析。
對于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案件,根據《解釋》第三百四十九條的規定,復核期間出現新的影響定罪量刑的證據的,可以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依照該《解釋》第二百二十條的規定審理后依法改判。基于嚴格證明和自由證明的區分,對于定罪事實和不利于被告人的量刑事實,需要通過庭審質證的方式來決定是否采用,因此,《解釋》第三百四十九條規定所指的后一種處理方式,在實踐中主要是指復核審期間出現新的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證據。對于此種情形,高級人民法院在復核審過程中可以針對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新證據征求原公訴機關、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各方均沒有異議的,可以在審理后依法改判。
對于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解釋》第三百五十條規定,復核期間出現新的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證據的,應當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有意見認為,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期間一旦發現新的證據,一律應當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需要重申的是,《解釋》該處提到的新證據是指影響定罪量刑的新證據,如果在案證據足以認定案件事實,那么,即使復核期間發現新的證據,因該證據實際上屬重復性證據,不影響案件的定罪量刑,故除非案件具備法定的事由,否則不能僅以此為由將案件發回重審。
需要指出的是,人民法院在復核審期間可能會發現定案的證據存在瑕疵,例如關鍵物證的提取筆錄對物證的數量、特征等情況存在記載錯誤,因此類證據瑕疵影響到定案證據的證據資格,因此需要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對定案證據的補正或者解釋,實際上屬于起補充作用的新證據,因復核審期間無法通過開庭方式對此類新證據進行質證,因此可以通過征求原公訴機關、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的方式予以處理。如果當事人及相關人員對定案證據的補正或者解釋認可的,復核審人民法院可以采信定案證據;如果當事人及相關人員對定案證據的補正或者解釋提出有效的異議,即該定案證據實際上無法補正或者解釋并不合理,復核審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定案證據存在疑問,依法不能作為定案根據,進而導致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應當依法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辦法有哪些
2021-01-18復議調解后治安處罰能否撤銷
2020-12-30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2-16改裝車輛上路是否合法
2021-03-20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事實勞動關系追訴時效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延長
2021-02-06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