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保險代位求償權又稱保險代位權,是指保險人享有的,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造成保險標的損害負有賠償責任的第三方之索賠求償權的權利。保險代位權是各國保險法基于保險利益原則,為防止被保險人獲得雙重利益而公認的一種債權移轉制度,通常認為保險代位權其實質是民法清償代位制度在保險法領域的具體運用。
民法上的清償代位制度與債權人代位權不是同一概念,傳統民法上,債權人的代位權與撤銷權共同構成了完整的債的保全制度,…,代位權是指當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對第三人享有的權利而害及債權人的債權時,債權人為保全自己的債權,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第三人的權利,債權人代位權被認為是對合同相對性原則的突破。代位權乃以自己名義,為自己利益,行使債務人權利之實體法上之權利,應該屬于法定之'無因管理'權。
而清償代位制度中的清償是指按照約定履行,在民法通則中,清償與履行是在同等意義上交互使用的,清償代位系指就債之履行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若代債務人向債權人為清償,即代位取得債權人之權利,得以自己名義行使之。簡單說來,清償代位即第三人代債務人履行債務,達到清償的目的。臺灣新民法債編第311條第2項規定:第三人之清償,債務人有異議時,債權人的拒絕其清償。但第三人就債之履行有利害關系者,債權人不得拒絕。第三人為債務人清償后,對于債務人有無求償權,應視其與債務人之間關系定之,例如第三人之清償系出于贈與者,不得于清償后,對債務人行求償權,又租稅之代納,非屬民法上之清償,第三人不得承受'國庫'之權利向債務人求償。普遍的觀點認為,保險代位權制度是財產保險合同特有的制度,是財產保險合同補償性的具體體現,是保險人履行了保險賠償責任的必然后果。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求償權,而介于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之間的責任保險,根據1999年12月15日實施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界定責任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通知[保監發(1999)245號],將責任保險界定為財產保險業務,適用補償原則,保險人享有代位求償權。但錢*國認為保監會的此界定對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沒有實際意義,責任保險以由于被保險人的侵權行為造成他人人身傷害依法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只有當被保險人依據法律對第三者負有法律賠償責任時,保險人才履行賠償責任,如果保險人享有代位求償權,顯然不應該向被保險人提出主張,否則此類保險業務純屬多余,不知保險人應該向誰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的減刑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03不動產行政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5小區物業是否有權處理違停車輛
2020-11-23勞動爭議調解書還可以上訴嗎
2021-01-12農民工工傷賠償的范圍有哪些
2021-02-17利用支付寶與銀行卡的綁定盜刷銀行卡構成何罪
2021-03-02網貸逾期如何處理
2021-02-09解約定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7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8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法定監護人是否具有繼承權利
2021-03-16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