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詐騙罪中合同的種類是什么?
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種類,主要是指經濟合同。并不能認為凡是利用、合同(如行政合同、贈與合同、勞務合同等)進行詐騙的都構成合同詐騙罪。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之“合同”,其標準應當根據合同詐騙罪侵害的客體性質并結合立法目的加以界定。合同詐騙罪規定于《刑法》分則第三章破壞社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之第八節“擾亂市場秩序罪”中。
這種犯罪不僅侵犯他人財產所有權,而且侵犯國家合同管理制度,破壞了社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因而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必須存在于合同詐騙罪所保護的客體范圍內,能夠體現一定的市場秩序,否則便與《刑法》的立法宗旨不符。應當結合該合同的具體情況,考察其行為是否符合擾亂市場秩序的特征,否則就不能定合同詐騙。例如,行為人利用偽造的遺贈扶養協議向繼承人騙取被繼承人的遺產的就不屬于合同詐騙罪。
二、本罪的詐騙行為表現為下列五種形式:
(1)以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這里所稱的票據,主要指能作為擔保憑證的金融票據,即匯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謂其他產權證明,包括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以及能證明動產、不動產的各種有效證明文件。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這里所說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簽訂、履行經濟合同過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種方法以外,以經濟合同為手段、以騙取合同約定的由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擔保財物為目的的一切手段。
合同詐騙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是比較常見的,對于相關情況的處理和認定,應當由司法機關進行合法的調查取證而定,不同程度的詐騙行為所量刑的情況也是不同的,如果對相關情況不清楚的,可以聘請律師來進行合法的界定。
合同詐騙罪的數額巨大標準是什么
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然災害死亡由誰賠償
2021-03-08婚前隱瞞債務是騙婚嗎
2021-02-12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什么是自留保費
2021-01-18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生效
2021-03-22土地承包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1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可以轉讓其使用權嗎
2020-12-26商鋪拆遷補償你知道你應該拿多少錢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