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附隨義務的規定是什么
《合同法》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該條款中所說的通知、協助和保密的義務,就是當事人履行合同時的附隨義務。附隨義務是本世紀合同法發展的一項突破。在附隨義務理論產生之前,當事人只履行合同中約定的義務,沒約定的就不履行。而附隨義務擴大了合同當事人的義務,即這些義務即使在合同條款中沒有規定,當事人也必須遵守和履行,否則就違背了民法的基本精神誠實信用原則。
雖然我國《合同法》規定了通知、說明、協助、保密等附隨義務,但附隨義務具有先天的局限性。附隨義務是指在法律無明文規定、當事人之間亦無明確約定的情況下,為了確保合同目的的實現并維護對方當事人的利益,主要是人身和財產利益,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依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所承擔的作為或不作為的義務。
1、其地位具有“附隨性”
合同關系中的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均有明確的法律規定與合同約定為依據,不但明確且具有法律效力,權威性較高,是合同關系中的主要義務。然而附隨義務主要存在于判例學說之中。
2、法律效力較低或者根本不具有法律效力
它衍生和附隨于法定義務、約定義務,容易被忽視。
3、其內容具有“不確定性”
與合同關系中的法定義務、約定義務相比,附隨義務并非自始確定,而是隨著合同的運行,根據合同目的和維護合同當事人利益的需要而逐步確定的。這種不確定性具體表現在:不同的合同關系會產生附隨義務是不確定的;合同運行的不同階段會產生附隨義務亦是不確定的;附隨義務的內容不是統一的、共同的、一般性的,而是特殊的。附隨義務內容的不確定性,加重了合同當事人的注意程度,也容易導致履行行為的效率低下。
4、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不明確
附隨義務由于其依據缺乏權威性且內容不確定,故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也相當不明確。依合同法的一般原理,違反合同關系中的法定義務、約定義務的歸責原則有過錯責任原則、嚴格責任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并有明確的適用情形。但違反附隨義務適用何種原則是不明確的。上述缺陷說明,附隨義務在調整現代合同關系時,平衡當事人之間、當事人與社會間的利益關系的能力極其有限。
每個合同都有一些附隨義務規定,合同的附隨義務是一種隱形的,雖然表面上并沒有明確的提出來,但是也是不可以進行違反了,違反了相當于違反了合同條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所以附隨義務也是具備法律效率,任何人不可以違背。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附隨義務是合同履行全過程的嗎
勞動合同終止的一些特別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團伙作案是幾人
2021-02-25行政案件的追究時效
2020-11-11股東可以當法人代表嗎
2021-02-11專業離婚律師的告誡
2020-12-18提示免責格式條款怎么寫
2021-03-24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贍養費糾紛立案材料要哪些
2020-12-12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