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轉讓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是3年,合同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應當按照《民法總則》的有關規定處理,即適用3年的訴訟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訴訟應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否則法院不會受理,訴訟程序也不會啟動。
中國《合同法》除了在第129條規定了涉外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的訴訟時效為4年以外,沒有另外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買賣合同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應當按照《民法總則》的有關規定處理,即適用3年的訴訟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也就是說,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在權利實際被侵害之日起的二十年內,如果還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的,再起訴,法院不再保護。
二、合同訴訟應向哪個地區的法院提起?
訴訟應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否則法院不會受理,訴訟程序也不會啟動。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經濟合同糾紛原則上由被告所在地(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但當事人還可以約定管轄,即合同的當事人在書面協議中選擇由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或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約定管轄的不得違反法律關于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三、合同起訴的條件是什么?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經濟合同糾紛當事人提起訴訟的,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符合上述條件的,原告(當事人)應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
綜上所述,雙方經常會產生合同糾紛,而解決糾紛的辦法也有很多,如果最后不能協商解決的,那么只有通過起訴的辦法,但是這個途徑是要及時的決定的,合同糾紛的起訴是有時效的,一旦過了時效那么法院是不會受理的。
處理居間合同糾紛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司法解釋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怎么確定管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罪的刑罰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嗎
2020-12-07勞動調解委員會受理范圍是哪些
2021-01-03監視居住可以見家屬嗎
2020-11-19離婚時的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26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如何認定保險責任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