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在上班過程中,可能因為身體原因請假到醫院看病,如果病情比較嚴重,職工休息的時間會長一些。我國勞動法對醫療期做出了規定,職工的醫療期通常和工齡掛鉤,一般不會超過一年。有這樣情況,就是在醫療期未滿之前,勞動合同到期。那么,醫療期內合同到期怎么辦?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一起學習了解下。
一、醫療期內合同到期怎么辦?
勞動合同期滿,勞動者因病處于法定醫療期內的,勞動合同不能終止,而是自然續延(不是續簽)至醫療期滿為止,只有勞動者沒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情形,勞動合同才可以因期滿而自然終止。在勞動合同續延期間,勞動者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其中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九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其中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單位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而單位單方面終止或者在勞動合同續延期間單位單方面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那么勞動者可以要求單位繼續履行合同,不要求單位繼續履行合同的,單位應當支付雙倍的經濟補償金的賠償金。
二、職工在醫療期內有什么待遇?
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根據《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9條的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三項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綜上所述,職工患病住院的,可以享有一個醫療期,在這個期間,職工可以拿到基本工資,如果醫療期內合同到期,原則上要順延到醫療期滿為止,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單位非要解除勞動合同的,屬于違法行為,職工可以到勞動部門投訴,經過調查情況屬實的,單位要支付經濟賠償。
2020年最新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醫療期勞動者的工資怎么計算
醫療期滿病假期間解除勞動合同后如何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買賣合同的履行試用期是怎樣的
2020-12-31醫療糾紛應急處置預案范本
2020-12-13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體
2021-02-20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22公司經營期限一般幾年
2020-12-08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無效商標可以加盟嗎
2020-11-24怎么查看專利是否已經變更了專利權利人
2021-03-07股權變更能否辦理土地抵押
2020-11-30支票填寫樣式和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06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不同之處
2021-01-17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什么是贍養費?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4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