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買強買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強買強賣判斷的標準是通過威脅、恐嚇等手段,強迫對方在違背意愿的情況下,出售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的行為,情節嚴重會構成強迫交易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六條?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六條?【強迫交易罪】以暴力、威脅手段,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強買強賣商品的;
(二)強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務的;
(三)強迫他人參與或者退出投標、拍賣的;
(四)強迫他人轉讓或者收購公司、企業的股份、債券或者其他資產的;
(五)強迫他人參與或者退出特定的經營活動的。
強迫交易行為的特點形式
1、經營者濫用獨占地位,進行強迫交易。該類強迫交易的行為,是指公用企業或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利用其獨占地位,強迫消費者購買其商品或者接受其服務的行為。
2、濫用行政權力,進行強迫交易。該類強迫交易的行為,是指政府或其他屬職能部門濫用職權,強行千預消費交易,強迫消費者購買某一經營的某種商品或接受某種服務的行為。
3、經營者通過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條件,進行強迫交易。所謂“搭售”,是指經營者在出售優質名牌、暢銷商品寸強行搭配出售消費者所不需要的劣質滯銷的產品的行為,是指消費者在購買某一個商品時經營者強行要求同時購買其他商品的行為。“附加不合理條件”,是指在消費交易過程中,經營者向消費者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作為交易成立的條件。
4、經營者利用郵購,預售、分期付款、上門推銷的方式,進行強迫交易的。通過該類方式進行消費交易的過程中,消費者獲取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的渠道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消費者通常很難對其他經營者的同類商品或者服務及其交易條件等進行較為直接全面的比較,從而使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有些經營者正是利用這類交交易方式中存在的局限性,向消費者強行推銷假冒偽劣的商品或者價高質次的服務。
5、經營者以其他方式,進行強迫交易。如因消費者在挑選商品后表示不購買該商品而受到經營者的辱罵、毆打,并強行要求消費者購買該商品的行為。一些旅館、飯店在火車站、碼頭設置服務點,不等旅客問清情況就連拖帶推地弄到旅館,強迫其支付高房價,接受劣質服務等。
以上就是法律網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強買強賣判斷的標準是通過威脅、恐嚇等手段,強迫對方在違背意愿的情況下,出售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的行為,情節嚴重會構成強迫交易罪。如果讀者在遇見其他問題,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團隊,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房產買賣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21交通違規罰款收取的滯納金會超過本金嗎
2020-11-20發票抬頭是什么意思
2021-03-18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方法怎么規定
2020-11-16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限制婚后自由的婚姻協議有效嗎
2021-02-22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0-11-24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