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司法實務中遇到的不少疑難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相繼發布了一系列司法解釋,即:2001年4月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責任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2年8月23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品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及2003年5月13日通過的《關于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難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現根據上述司法解釋本身的有關條款,對下列有關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關于“偽劣產品”司法認定的幾個具體問題從刑法第140條的規定表述看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行為方式有四種,一是“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二是“以假充真”三是“以次充好”;四是“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一)如何合理把握“以假充真”的范圍
“以假充真”的產品固然屬于偽劣產品,但銷售假產品的行為是否一律按照銷售偽劣產品罪處罰,是值得研究的。
(二)如何認定“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責任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所謂“不合格產品”,是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26條第2款規定的質量要求的產品。產品質量法也明確規定了產品的質量要求。然而,司法實踐中遇到的偽劣產品表現形式復雜多樣,在查處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犯罪過程中,對于某些產品是否屬于“不合格產品”,往往因無法直接判斷而發生爭議,這就需要由權威機構做出判斷,于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責任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5款規定:“對本條規定的上述行為難以確定的,應當委托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進行鑒定。
(三)如何把握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件的鑒定問題
在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中,對于某些行為是否屬于偽劣產品,或者是否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或者是否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可能無法直接判斷,這既涉及準確劃分罪與非罪問題,也是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區別與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等犯罪的關鍵。對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責任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5款規定:“對于”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不合格產品“難以確定的,應當委托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進行鑒定。第3條、第4條還規定,經省級以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設置或者確定的藥品檢驗機構鑒定,生產、銷售的假藥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或者不含有所表明有效成分可能貽誤診治的,或者所標明的適用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應該認定為刑法第141條規定的”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而對于其他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件,只有是否屬于偽劣商品難以確定的,才有必要進行鑒定。如果一般消費者依其直觀感覺就能斷定所涉及商品系偽劣商品,或者控辯雙方對所涉及的商品系偽劣商品沒有異議,鑒定就不是必經程序。
二、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中“銷售金額”的計算依照刑法第140條——149條的規定,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各具體犯罪的定罪量刑依據的是“銷售金額”的大小,“銷售金額”也是對所有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判處罰金刑的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責任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刑法第140條、第149條規定的‘銷售金額’,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出售偽劣產品后所得和應得的全部違法收入。”對于這一規定,應理解以下幾點:
1、司法解釋所指的“全部違法收入”,包括犯罪分子所得的和應得的兩種違法收入,在具體計算時不應該扣除成本及各種費用。
2、“銷售金額”不等于“違法所得金額”。一般情況下,“銷售數額”要大于“違法所得金額”,有時候甚至即使實施了銷售行為也不存在“違法所得數額”,比如說在轉手倒賣發生虧損的案件中,很難說有獲利的事實。
3、雖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責任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1款關于銷售金額的規定,是針對刑法第140條、第149條作出的解釋,但同樣適用于刑法第141條至第148條的規定,即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一節各條款中規定的“銷售金額”,都是生產者、銷售者偽劣產品后所得和應得的全部違法收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簽合同和購房合同一樣嗎
2020-11-12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如何保釋,保釋的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7借款協議不真實訴訟有效嗎
2021-01-14法院強制執行常見手段有哪些
2020-11-27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傷殘等級鑒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鑒定傷殘等級
2021-03-22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倉儲物應該怎樣驗收
2021-02-03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