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未成年人也有肖像權。
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于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
侵犯肖像權的損失一般為精神賠償。最高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侵犯肖像權的行為有哪些
(1)不當利用他人肖像。不當利用他人肖像又可以分為幾種情況:一是營利型非法使用。即未經本人同意而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的肖像。這種利用一般是對肖像經濟價值的利用,常常表現為在商業活動中使用他人的肖像。例如,某化妝品公司未經本人同意,在其商業廣告上使用了某女性的肖像以說明其化妝品能使皮膚白嫩的功能,就屬于營利型非法使用。二進制一般使用型不當利用。這是指非以營利為目的、但未經本人同意的善意使用,或者雖經本人同意,但使用人的使用方式、使用范圍失當的利用。例如,未經肖像權人(即本人)的同意,為鑒賞或紀念目的而擁有、展示其肖像;肖像權人只同意將其肖像用于電視廣告上,但卻被不當的使用在產品的包裝上。
(2)惡意侮辱他人肖像。這是指不法行為人惡意的丑化、玷污、毀損他人的肖像。惡意侮辱的表現形式包括:涂改,歪曲他人的肖像;在他人肖像上打上“×”印記或者添畫胡須、痣、癤等;焚燒、撕扯或倒掛他人的肖像;在他人肖像上涂抹污穢物等。這此行駛直接丑化了他人的形象,不僅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往往還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3)擅自創制他人的肖像。這是指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擅自創制他人肖像的行為。例如,未經本人同意,對其進行速描、繪畫寫生;偷拍他人的照片等。肖像是公民人格外在的表現,只有本人有權決定是否再現自己的形象,所以,上述行為也屬于侵害肖像權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黑中介惡意抬高房價違反了哪些法律法規
2021-01-26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錄音錄像侵權的賠償原則是什么
2020-11-17專利侵權如何維權
2020-11-17有限合伙企業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定
2021-01-16租房合同和收據都丟了怎么辦押金
2021-01-23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哪些人屬于非直系親屬
2021-03-20怎么起訴違建,個人可以起訴廠房違建嗎
2021-01-08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勞務合同簽競業限制嗎
2021-03-23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