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行政處罰案件能否和解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行政處罰是行政機關單方面作出的,原則上是不能調解的,但在處罰決定下達后當事人不服提起行政復議,在行政復議決定作出前自愿達成和解的,行政復議機構應當準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的規定,對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在行政復議決定作出前自愿達成和解的,和解內容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行政復議機構應當準許。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第八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調解過程不公開,但當事人同意公開的除外。
經人民法院準許,第三人可以參加調解。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通知第三人參加調解。
調解協議內容不公開,但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公開的除外。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不愿調解、調解未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當事人自行和解或者調解達成協議后,請求人民法院按照和解協議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制作判決書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
行政機關擅自變更行政處罰內容,怎樣應對
行政機關在繁多的執法活動中難免會出錯,比如有時候會擅自更改行政處罰,本來可能只需罰款500元,一些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卻改為罰款1000并沒收財物等。這種行為其實是越權的行政違法行為,如果對于行政處罰法規不熟的話,很可能做了冤大頭。
擅自改變行政處罰種類、幅度是一種超越職權的行政違法行為。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行政處罰必須有法定依據。比如說罰款就需要根據相關的規定額度罰款,不能超出法律規定,該罰多少就是多少。
不過,行政機關在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的種類和幅度內,可以根據情況,自由地作出裁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實施處罰時超越了法律、法規規定的處罰種類和幅度的,屬于違法行為。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對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擅自改變行政處罰種類、幅度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行政處罰是行政機關單方面作出的,原則上是不能調解的,但在處罰決定下達后當事人不服提起行政復議,在行政復議決定作出前自愿達成和解的,行政復議機構應當準許。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門面租房合同范本模板是怎樣的
2020-11-10行政機關賠償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10有限責任公司屬于什么經濟類型
2020-12-31軟件產品登記測試報告取消了嗎
2021-01-16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銀行抵押合同簽了會不放款嗎
2021-01-13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什么是保全
2021-03-03保險合同的要約形式是什么
2020-12-30面包車拉貨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