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見代理人是什么意思
表見代理人是指行為人雖無代理權,但由于本人的行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權的表象,而與善意第三人進行的、由本人承擔法律后果的代理行為。表見代理實質上是無權代理,是廣義無權代理的一種。若無權代理行為均由被代理人追認決定其效力的話,會給善意第三人造成損害,因此,在表見的情形之下,規定由被代理人承擔表見代理行為的法律后果,更有利于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維護交易安全,并以此加強代理制度的可信度。
表見代理也為我國法律所確認。正如《合同法》第49條規定的:“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其意義在于維護代理制度的誠信基礎,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建立正常的民事流轉秩序。
【相關法規】
我國《民法通則》第63條規定:“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這是我國適用代理制度的最基本法律依據。代理制度的產生,實現了行為主體與行為后果的分離,使民事主體的民事能力得以擴張和延伸。這在社會生產日益專業化、規模化,社會分工日益細密化的現代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經濟價值。但是與代理制度相伴而生的無權代理現象,卻不時給代理制度帶來不穩定因素,對各方利益影響甚大。無權代理的表現形式十分復雜,大致分兩類:即值得第三人信賴的無權代理(即表見代理)和欠缺信賴價值的無權代理的經常發生,常伴隨著責任糾紛。在真正的權利人與善意相對人這間的利益權衡方面,雖然保護真正權利人的利益堪稱社會經濟秩序的根基,盡管羅-馬法上“任何人不得將超越自己所有的權利讓與他人”的法諺至今猶存,借以保護所有權的安全即“靜的安全”,但是在以社會本位立法思想為背景的現代市場經濟中,羅-馬法上述經典原則已經被眾多的例外弄得千瘡百孔,而通過權利虛象代替權利實象的方法,保護第三人對由真正權利人所造成的表見事實的信賴,即“動的安全”,已經成為各國民法所追求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價值。對此,我國對有些雖然不具有真正的代理,但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仍然認定為有效,即:行為人的代理后果由本人承擔。最典型的就是表見代理。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罪拘留有國家賠償嗎
2020-11-21房屋贈與,后悔了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4房屋租賃協議中的押金
2021-01-26公司股權轉讓掛牌多長時間
2020-12-16對募股申請的審批有哪些規定
2020-11-25調解拒不履行怎么申請執行
2020-12-22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訂婚后一方想退婚可以嗎
2021-01-04請求協助送達出庭傳票的,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19傷殘退役軍人的撫恤金如何發放
2021-02-18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