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貨幣和變造貨幣有什么區別
變造貨幣罪:是指對真貨幣進行加工,致使貨幣面值增大或數量增多,數額較大的行為(總面額2000元以上)。
偽造貨幣是仿照真貨幣制作的假貨幣;變造貨幣是對真貨幣進行加工形成的貨幣。
如果對真貨幣加工的程度導致其與真貨幣喪失同一性,則認定為偽造貨幣。變造貨幣罪最高刑為10年以下,而偽造貨幣罪最高刑為死刑,因此正確區分兩罪十分重要。
區別點為:
(一)“變造”,是在原貨幣基礎上加工處理使其虛假增值,“偽造”則系無中生有,將非貨幣物質加工為貨幣。
(二)變造后的貨幣,有原幣成份;偽造的則沒有,或完全改變形態,如將真實金屬幣融化鑄為面值更大的貨幣;
(三)變造假幣一般要投入原幣成本,數量也不很大,而偽造則可以大量進行,危害更大,因此處刑不同。
偽造貨幣罪與變造貨幣罪雖然都是針對貨幣實施的犯罪行為,但是二者的構成條件、社會危害性以及處罰都有明顯區別。
1.偽造貨幣罪的構成條件:
(1)行為人在主觀上有犯罪的故意,即明知而為;
(2)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偽造貨幣的行為。“偽造貨幣”,是指仿照人民幣或者外幣的圖案、色彩、形狀等,使用印刷、復印、描繪、拓印等各種制作方法,將非貨幣的物質非法制造為假貨幣,冒充貨幣的行為。本條所說的“貨幣”,包括人民幣和外幣。外幣是指境外正在流通使用的貨幣,既包括港、澳、臺地區的貨幣,還包括可在中國兌換的外國貨幣,如美元、英鎊、馬克等,以及在中國尚不可以兌換的外國貨幣,如盧布等。根據刑法的規定,行為人只要實施了偽造貨幣的行為就構成犯罪,至于行為人是出于何種目的,使用何種方法,并不影響本罪的構成。
2.變造貨幣罪的構成條件:
(1)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犯罪故意,即具有變造貨幣非法牟利的目的。如果行為人不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對貨幣進行剪貼、涂改,不構成犯罪。
(2)行為人必須具有變造貨幣的行為。偽造貨幣則是將非貨幣的一些物質經過加工后偽造成為貨幣,偽造的貨幣則不具有貨幣的成分。這是偽貨幣與變造貨幣最大的不同。
(3)行為人變造貨幣必須達到“數額較大”,才構成犯罪,這是區分罪與非罪的重要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申請增發新股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27訴訟離婚中偷拍偷錄的證據有效嗎
2021-03-19工傷認定過期了怎么打官司
2021-01-15網上立案可以撤回嗎
2020-12-08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可以重組
2021-01-01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失信是永久性的嗎
2021-03-18拆遷補償款能否強制執行
2021-01-15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銀行抵押合同簽了會不放款嗎
2021-01-13喪失繼承權會造成哪些影響
2020-12-06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