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直屬檢驗檢疫局:
近期,歐盟向總局通報歐盟委員會發布的2005/34/EC決議。該決議對從第三國進口的動物源性產品中檢出藥物殘留問題做出了新的規定,尤其是針對檢出禁用物質殘留,但低于歐盟制定的最低執法限量(Minimum Required Performance Limits,MRPL)的情況,雖允許產品進入食物鏈,但將被記錄在案。一旦在6個月內同一來源、同一禁用物質出現4次或以上的記錄時,歐委會將向輸出國進行通報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詳見附件)。
請各局加強對輸歐動物源性產品的檢驗檢疫,特別是對氯霉素、硝基呋喃代謝物、孔雀石綠、甲孕酮等禁用藥物的檢測,一旦發現產品中含有禁用物質殘留,不管其殘留水平是否低于歐盟制定的最低執法限量,一律不準出口。
附件:
1.歐委會2005/34/EC決議(英文略)
2.歐委會2005/34/EC決議參考譯文
附件2:
參考譯文
委員會決議制定從第三國進口動物源性產品殘留物檢測的統一標準
(2005年1月11日)
(內容與EEA有關)
(2005/34/EC)
歐盟委員會,
根據歐共體成立條約,
考慮到理事會97/78/EC(1997年12月18日)指令,該指令制定了對從第三國進入歐盟產品進行獸醫檢查的組織進行管理的原則,特別是第4(5)條款和第17(7)條款。
考慮到歐盟議會和理事會(EC)No 882/2004(2004年4月29日)規章,即實施官方控制以確保遵守飼料食品法、動物健康與動物福利規則,特別是第11(4)條款和第63(1)(e)條款,
鑒于:
(1)97/78/EC指令要求從第三國進口的每一批貨物都應接受獸醫控制。這些檢查可能包括對藥學活性物質殘留的分析測試,以便確認這些貨物符合歐盟法規。
(2)根據理事會關于活動物和動物產品中某些物質及殘留含量監控措施的96/23/EC(1996年4月29日)指令,根據理事會(歐共體)2377/90(1990年6月26日)規章,該規章設立了用于制定動物源性食品中獸藥的最大殘留限量的通用程序,建立了用于食品控制的對藥學活性物質的最大殘留量(MRL),同時撤銷85/358/EEC、86/469/EEC指令和89/187/EEC、91/664/EEC指令。MRLs適用于進口貨物。
(3)然而,(歐共體)2377/90規章沒有提供所有物質、特別是歐盟違禁或禁用物質的MRLs.對于這些物質,任何殘留的存在都將導致在貨物進口時被退回或銷毀。
(4)對于進口貨物中歐盟違禁或禁用物質的殘留,歐盟應建立統一的控制方法。
(5)根據2002/657/EC(2002年8月12日)決議(執行理事會96/23/EC指令關于分析方法和結果解釋)制定的最低執法限量(MRPLs),已作為執行的標準被采納,以確保在官方樣品檢測中發現違禁或禁用物質時進行有效控制。MRPL對應于平均限量,當超過該限量,一種物質或其殘留在方法學上即可被檢測。
(6)歐洲議會和理事會(EC)178/2002(2002年1月28日)規章制定了食品法的總則和要求,建立了歐洲食品安全局和食品安全程序,符合食品藥典“風險分析工作原理”,要求食品法律是基于合理的考慮,例如便于控制。
(7)因此,某物質殘留的單項檢測低于2002/657/EC決議設立的MRPLs時,可認為不必立即引起關注,但是應被歐盟成員國監控;并且當存在該物質殘留時應使用MRPLs作為采取行動的參考點,確保97/78/EC指令協調地執行。
(8)對按照2002/657/EC指令建立了MRPLs的物質,在執行(EC)No 882/2004(2006年1月1日)規則之前,當實驗分析結果顯示存在該物質的殘留時,考慮到貨物的產品對人類健康威脅的嚴重性,以及96/23/EC和97/98/EC指令和(EC)No 178/2002規章設立的規定,對要采取的行動進行闡明是適當的。
(9)成員國尤其應監控進口貨物中再次發生問題的任何跡象,因為這樣的發現將暗示某特殊物質被錯誤地使用,或者計劃向歐盟提供進口食物產品的第三國忽視了其保證。成員國應通報歐盟重復發生的問題。
(10)本決議提供的措施與食物鏈和動物健康常務委員會的觀點相一致。
茲采納本決議:
第1條 決議的范圍
1.對于按照2002/657/EC決議設立了MRPLs的物質,本決議設立了對其殘留采取行動的參考點。當按照97/78/EC指令對進口動物源性產品進行分析測試,確認存在該類物質的殘留時,經確認后可采取行動。
2.在對來自第三國的進口動物源性產品加強核查程序或采取安全措施的情況下,無論是否按常規進行實驗分析,本決議都是適用的。
第2條 采取行動的參考點
為控制歐盟違禁或禁用物質的殘留,2002/657/EC決議制定的MRPLs應作為采取行動的參考點,與檢測的基質無關。
第3條 確認存在違禁或禁用物質時,采取的行動
1.當分析測試的結果達到或超過2002/657/EC決議設定的MRPLs時,相關貨物應被認定為不符合歐盟法規。
2.當(EC)882/2004規章第19到29條在2006年1月1日啟用前,成員國的官方機構應對來自第三國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實行官方扣留,在聽取負責貨物的食品經營者的解釋后,應采取下列措施:
(a)按照第3節的要求,責令其銷毀貨物或將其轉發歐盟以外的國家;
(b)如果貨物已經投放市場,應在采取上述措施前召回產品。
3.官方機構僅允許以下情況將貨物轉發:
(a)將接收貨物的目的地與負責飼料或食物的經營者達成一致意見,并且
(b)食品經營者首先通知原產地的第三國或指定地的第三國的官方機構,否則應防止貨物投放到歐盟市場;并且
(c)當指定地的第三國不是原產國時,指定地的第三國已通知原產國官方機構其準備接受貨物。
4.相關行政決議的復審不得與成員國的國家條例相抵觸,貨物必須在目的地官方機構認定的60天內轉發,除非已提出法律行動。如超過60天的有效期,仍未轉發的貨物必須銷毀,除非官方機構認可其延期是有效的。
5.當產品分析測試的結果低于2002/657/EC決議設定的MRPLs時,產品將不被禁止進入食物鏈。官方當局要保存發現情況記錄,供再度發生事故時用。當來自同一產地產品的分析測試結果顯示再次發生事故時,表明了一個或幾個違禁或禁用物質存在潛在的問題,包括例如在6個月內來自同一原產國的同一物質四次或更多確認結果低于采取行動的參考點的記錄,官方機構應通知歐盟及食物鏈和動物健康常務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國。歐盟應提醒原產國的官方機構引起注意,并提出適當的建議。
6.負責貨物或代理的飼料或食品經營者必須承擔官方機構為此項工作所產生的所有費用,參照本條款的1到4節。
第4條 本決議自2005年2月19日生效。
第5條 本決議發送各成員國。
2005年1月11日于布魯塞爾。
歐盟委員會
Markos KYPRIANOU
歐委會委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若干規定的決議
1979-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99修正)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修訂)
1991-04-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問題的答復
1997-01-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民用機場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規章制定程序條例(2017修訂)
2017-12-22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2-07-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關于開展依托電子政務平臺加強縣級政府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3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10-07-27關于加強對行政機關公文中涉及字母詞審核把關的通知
2010-04-07國內航空運輸旅客身體損害賠償暫行規定(1993年修訂)
1993-11-2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關于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意見的通知
2009-05-23草原防火條例
2008-11-29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
2009-01-24國務院批轉煤電油運和搶險抗災應急指揮中心低溫雨雪冰凍災后恢復重建規劃指導方案的通知
2008-02-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認真貫徹實施突發事件應對法的通知
200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