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婚姻習慣,這種婚姻習慣也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政府依法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婚姻習慣,其中有對少數民族婚齡的特殊規定。198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于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但根據少數民族地區婚姻習慣的特殊情況,又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依據該法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某些變通的或補充的規定。1994年2月民政部發布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也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條例的原則,結合各地民族婚姻登記管理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的或者補充的規定。為此,各自治地方相繼出臺各種補充規定。
從各地現有的各種補充規定或變通規定來看,關于結婚年齡,各自治地方均規定:“男不得早于20周歲,女不得早于18周歲”;同時,各自治地方的有關規定也略有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在“補充規定”中既規定結婚年齡,又明確提出提倡晚婚。這是多數自治地方的做法。例如:1982年施行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關于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補充規定》規定:“提倡晚婚,實行計劃生育”。自1984年1月起試行的《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變通規定》規定:“晚婚晚育應予鼓勵。”1985年批準試行的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變通規定(試行)》也規定:“提倡晚婚晚育”。
第二類是只規定結婚年齡,而考慮到當地民族的實際情況,未明確提出晚婚,如1989年施行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結婚年齡變通規定》就只規定了婚齡。
第三類是沒有規定晚婚,但針對本民族、本地方的習俗,明文禁止早婚。如1988年10月第二次修正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補充規定》規定:少數民族公民的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20周歲,女不得早于18周歲;禁止未達結婚年齡的男女預先訂婚。
還有一些自治地方考慮到本地方的實際情況,對少數民族和漢族的結婚年齡,采取了區別對待的辦法,如1988年修改過的《內蒙古自治區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補充規定》規定: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的蒙古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20周歲,女不得早于18周歲。“漢族男女同蒙古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男女結婚的,漢族一方年齡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定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假離婚貸款的風險有哪些?
2021-02-03協議離婚財產分割的規定
2020-12-25一審終審離婚訴訟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2-19離婚起訴狀范本怎么寫
2021-01-28夫妻辦離婚需要帶什么證件
2021-02-072020無子女離婚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20不同意離婚答辯狀該如何寫
2021-02-19離婚孩子的撫養權怎么判?
2021-02-12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2021-03-23行使探視權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1-12變更監護人的情形,怎樣變更監護人
2021-03-21父子關系證明范文?
2021-02-15天津市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多少
2020-11-23濟南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多少?
2021-02-02繼子女能繼承遺產嗎?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08離婚后孩子撫養權如何爭取?
2020-12-13夫妻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2夫妻共同財產的處分原則是什么
2021-03-20夫妻離婚房產如何分配
2021-01-17新婚姻法離婚房產分割辦法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