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規定的被監護人主要包括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不同的被監護人,法律規定的監護人不同。那么對于未成年人來講,其法定的監護人范圍包括哪些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下面就讓律霸小編為您介紹吧。
一、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范圍包括哪些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二、監護人是怎樣設定的
(一)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對未成年人設立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設立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們的監護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又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作為監護人。
3、若無上述法定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
對精神病人設立的監護人。從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的角度來看,精神病人可分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規定的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相同的。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
1、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2、其他近親屬;
3、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并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
4、若無上述法定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監護人分為了法定監護人和指定監護人,一般是先從法定監護人中挑選一人或數人作為被監護人的監護人,如果有爭議的話,則就由相關部門進行制定。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婚前協議書范本
2021-03-17婚姻破裂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07夫妻要是婚姻破裂怎么辦
2020-12-21夫妻離婚協議如何寫,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9有婚外情犯法嗎?婚外情是否犯法?
2020-11-30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錢?
2021-03-07女方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標準離婚協議書格式怎么寫
2020-11-12離婚糾紛答辯狀格式
2020-12-18出生證明怎么補辦
2020-12-09子女撫養權歸屬怎么確定
2020-12-27離婚后孩子撫養權糾紛如何解決
2021-01-18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1-13非婚生子女撫養權糾紛如何解決
2021-01-23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15變更子女監護權協議
2020-11-28離婚孩子的撫養權問題如何規定的?
2020-12-29離婚拒付撫養費被拘留的前提是怎樣的?
2021-03-22婚姻法關于軍人離婚財產分割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11什么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