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醫患糾紛我們應該處理哪些問題?
1。應當牢記患者的知情權,醫生有告知的義務。醫生告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A.綜合診療信息和治療風險;B.通俗語言;C.信息內容必須真實;D.重要信息應采用書面形式?!肚謾嘭熑畏ā返谖迨鍡l和第五十六條對醫療當事人的告知義務作了具體規定,應當嚴格控制。
2?;颊哂幸欢ǖ淖灾鳈?;患者有權同意手術、特殊檢查治療和實驗性臨床治療。
同意權的處理方式有三種:a.患者的同意和家屬或相關人員的簽字;B.無法取得患者同意的,由家屬或相關人員簽字;C.無法取得上述同意的,由主管人員批準醫院要落實。三?;颊叩拿u權和肖像權。《侵權責任法》第62條規定。醫院及其醫務人員擅自披露患者“隱私”情況的,可能侵犯患者的名譽權;醫院將患者病情告知患者或其家屬的,不侵犯患者的名譽權;內容肖像需要用于宣傳的,應當征得患者同意。重視病案(醫療訴訟證據)的證據功能。主要類別包括:A、病歷;B、檢查報告;C、相關記錄;D、影像資料;E、相關對象;F、同意書;G、重要告知記錄。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解決醫療事故賠償等民事責任糾紛有三種方式:一是醫患協商解決;一是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調解;三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醫療糾紛大多經過了協商的過程。應該說,這也是解決問題最經濟、最方便的辦法。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談判不一定能達成共識,甚至拖延很長時間。對此,患者要特別注意,因為醫療侵權訴訟時效和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糾紛解決申請的時效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計算。因此,當協商遲遲不能達成協議時,應及時采取第二種或第三種方式。由于患者普遍質疑衛生行政部門的地位,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自今年4月1日起施行,醫療侵權訴訟舉證責任倒置,因此,今年以來,因醫療糾紛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的比例明顯上升,第三種方式成為解決醫療糾紛的主要方式。處理醫患糾紛應從哪些問題入手?在處理醫患糾紛等復雜問題時,律師的介入可以使之更為容易,解決許多問題。想找一位能處理醫患糾紛的專業律師,歡迎咨詢律師網,找個專業律師給你解釋清楚。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方接到交警通知要求來調解對方不來怎么解決
2020-12-12刑事案件司法鑒定怎么進行
2020-12-12比特幣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2020-12-11知識產權類似產品如何界定
2021-03-03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車展試駕出事故,保險公司和4S店共擔責
2021-03-03《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