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醫療事故訴訟時效的概念是促進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有利于民事法律關系的穩定和民事權利的流轉。一般來說,普通訴訟時效為三年,但對于一些特殊案件,法律規定了一些特殊的訴訟時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下列事項的訴訟時效為一年:
(一)請求人身損害賠償;
(二)未經申報銷售不合格商品;
(三)遲延或者拒絕支付租金;
>(四)存款金融損失或者受損。那么,當事人因醫療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時,訴訟時效如何計算呢?醫療事故糾紛一般涉及到患者的身體傷害,因此訴訟時效適用于訴訟效果,即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應當知道,是指根據正常情況,可以推定債權人已經知道,而不論債權人是否真的知道。
此外,根據法律規定,訴訟實踐中斷的案件仍然存在。所謂訴訟時效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過程中,由于某些法律原因的發生,原訴訟時效期間無效。訴訟時效中斷的原因消失后,重新計算訴訟時效。第二,訴訟時效的中斷。向法院提起訴訟是權利人最有效、最典型的求償方式,訴訟是訴訟時效中斷的重要原因。不僅向法院提起訴訟會導致訴訟時效的中斷,向衛生行政部門等醫療事故處理機關提出申請也會導致訴訟時效的中斷。(二)債權人直接向債務人提出履行義務的請求,這是訴訟時效中斷的原因之一,在實踐中較為常見;(三)債務人同意履行義務。債務人也可以通過某種方式向債權人表示同意,從而中斷訴訟的效力。
發生醫療事故糾紛,當事人特別是受害人(患者)必須及時主張權利,特殊情況下保留相關證據,才能順利實現自己的權利。第三,醫療損害賠償訴訟中如何規定舉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規定:“因醫療行為引發的侵權訴訟,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和醫療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舉證責任?!?。也就是說,醫療機構必須根據其醫療行為與危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否則就推定其具有因果關系和過錯責任。這里需要解釋的是,這并不意味著患者不需要證明任何事實。病人必須證明在醫療機構看病的事實和受傷的事實。只有醫療機構能夠證明其醫療行為與患者傷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醫務人員和醫療單位沒有過錯時,醫療單位才不承擔侵權責任。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撤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4車輛被盜報案有期限嗎
2021-03-22涉外婚姻申請登記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1-03-01法律援助服務針對哪些種類的案件
2021-01-01車禍多久不起訴什么時候過期
2021-03-12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擔保合同有哪幾種成立方式
2021-02-19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去境外務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09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