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醫院能治好還是不能治好是騙人的。在什么情況下構成詐騙罪,客觀要件是詐騙罪在客觀方面的基本要件。客觀方面不存在欺詐,就意味著我國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沒有受到侵害,欺詐就不可能存在。只有行為人的欺詐意圖通過具體的欺詐行為表現出來,客觀上已經或者可能對社會造成危害的,才能構成廣告欺詐。由于社會經濟生活的復雜性,欺詐的形式多種多樣。欺詐的形式雖然多種多樣,但可以分為作為和不作為兩類。所謂行為是具有積極作用的欺詐行為。作為欺詐的一種形式是最常見的形式。所謂不作為,是指行為人有告知真相的義務,但故意不告知的欺詐行為。行為人的告知義務是基于法律規定、合同規定、交易習慣或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
在客觀方面,欺詐并不要求他人受騙并造成損害的實際結果,只要它可能使他人有錯誤的認識。因為欺詐行為從根本上違背了法律的基本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即使不給任何人造成實際損害,也擾亂了正常的競爭秩序和社會經濟秩序,對社會是有害的。因此,詐騙罪認定的基點是行為,而不是結果。
“可能使他人產生錯誤理解”是根據主觀標準還是根據客觀標準來確定的?主觀標準以受騙人的具體情況為準,客觀標準以受騙人是否能在正常注意的情況下使理性的普通人產生誤解為準。掌握客觀標準有利于執法和司法人員,因為客觀標準不僅容易掌握,而且讓執法和司法人員設身處地思考,一旦上當受騙,會做出什么樣的反應。同時,客觀標準使人們更容易考慮被騙者是什么樣的人。
2。主觀要件
詐騙罪的主觀方面也是詐騙罪的基本要件之一。人的行為受人的意識和意志的支配,欺詐是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有機統一。詐騙罪的主客觀方面是對立統一的。它們密切相關,相互依存,相互滲透。欺詐的主觀方面只能由意圖構成。所謂欺詐故意,是欺詐主體明知自己的欺詐行為會使他人受騙,并希望或允許這種結果發生的主觀心理態度。從認知因素來看,行為人知道自己的欺詐行為會導致他人上當受騙。在意志力因素方面,行為人對造成他人受騙的結果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根據不同的認知和意志因素,欺詐意圖可分為直接意圖和間接意圖。直接故意是欺詐者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他人受騙并希望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就認知因素而言,直接意圖可以包括認識到他人受騙的有害結果是不可避免的,也可以包括認識到使他人受騙的有害結果可能發生;就意志力因素而言,直接故意持有希望結果使他人受騙的態度,“希望”是一種積極追求使他人受騙的心理狀態,具有直接追求的特點,符合詐騙的目的,詐騙人對其有強烈的欲望。間接故意是欺詐者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他人受騙而任由其發生的心理態度。在認知因素方面,間接故意行為人只能認識到使他人受騙的可能性,而不能認識到其必然性;在意志因素方面,間接故意行為人是讓他人受騙,并持有讓他人受騙的消極心理態度。間接故意是在追求其他目的的基礎上產生的,具有伴奏的特點。在詐騙罪的構成要件中,無論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是直接故意還是間接故意,都不影響其行為的構成,但過失行為不能構成詐騙罪。
說醫院能治好這個病是騙人的嗎?醫生或醫院承諾病人能治愈這種疾病,但他們不能治愈它。病人很難追究醫院或醫生的責任。畢竟,語言是沒有根據的。當病人聽說100%的病人都能治愈時,建議他們不要相信。如果遇到醫院說能治好還是不能治好的問題,不妨咨詢律霸在線律師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對職業病進行賠償
2021-02-24無錢還債擔保公司拖車合法嗎
2021-03-21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二審推翻一審結果一審法官會被追責嗎
2021-01-30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法院離婚調解程序是什么
2021-02-18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學生私自離校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6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試用期和實習期是一樣的嗎
2020-12-12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