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患者在醫院治療期間,與醫療服務機構形成醫療服務合同關系。如果病人丟失,如果醫療機構履行職責,病人及其家屬應承擔責任。醫療機構有過錯的,應當共同承擔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六條: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第三十七條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和其他公共場所的經營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不履行安全保護義務,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組織者不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嚴格履行和誠實信用】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充分履行義務。
雙方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和保密義務。及時報告:醫務人員在醫療過程中,如發現醫療過程中的一些失誤導致對方受到損害或誤用藥品等問題,應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負責人報告,及時調查事故原因,并努力解決和采取醫療措施,降低因損害造成的費用,我們應該予以彌補。
2。采取措施減少損害:發生或發現醫療過失時,醫院及其醫務人員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減少對患者健康的損害,防止損害擴大,并向患者解釋。等級報告:醫院發生醫療事故,應當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根據事故原因和對當事人的損害程度,向衛生部門報告。有下列重大醫療過失的,醫院應當在12小時內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4。如果患者受傷,想要復制病歷作為相關證據,醫院應該允許。
5。現場實物封存:對于醫療事故中因輸液、輸血、注射、藥品等引起的疑似不良后果,醫患雙方協商后應對注射用品和其他醫療用品進行封存檢測,并及時做好相應的處理工作。協商:醫療事故發生后,醫院應主動與患者協商,爭取損害賠償,盡量通過協商解決糾紛。醫患雙方能達成協議的,應當在7日內出具協議并報衛生部門。
7。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信息報送:患者申請醫療事故鑒定時,醫院應當配合,準備有關材料,積極參與調查。
8。經法院調解或判決后報告:協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訴,由法院主持解決。如果和解不成,法院將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決。醫院應當自收到人民法院生效的調解書或者判決書之日起七日內,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書面報告,并附調解書或者判決書。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患者在醫院治療期間,與醫療服務形成醫療服務合同關系。如果病人丟失,如果醫療機構履行職責,病人及其家屬應承擔責任。如果醫療有過錯,他們應該共同承擔責任。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有幾種法定情形?
2021-01-19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機動車事故全責怎么理賠
2021-02-23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
2021-02-23出讓土地自建房違法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