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政訴訟的公民原告資格能否繼承
行政訴訟的公民原告資格能否繼承。《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的,繼承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進一步明確了原告公民死亡后有權起訴的近親屬的范圍,包括:“配偶、父母、子女,有權提起行政訴訟的公民死亡后,有權繼承其權利的原告僅限于已故公民的近親。這將導致與死者有直接利害關系但不是近親的其他法律主體出現不公平問題,形成利益保護不足的漏洞。第二,行政訴訟期限最長的是幾年。行政訴訟時效是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有效期限。逾期,當事人將喪失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行政訴訟時效不僅是對行政活動效率的有效保護,也是對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及時維護。如果不明確行政訴訟時效或者不存在訴訟時效,其具體行政行為已經或者長期處于可以起訴的不確定狀態,這不僅在取證上有一定的困難,增加了辦案的難度,而且也不利于保護國家行政機關的管理活動,影響正常的行政程序。第四十五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行為發生之日起六個月內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人民法院自行政行為發生之日起20年以上不受理房地產訴訟,自行政行為發生之日起5年以上不受理其他案件。行政訴訟時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類型:一般訴訟時效。行政機關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將訴權或者訴訟期限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訴訟期限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訴訟期限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但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兩年。復議決定不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權和法定起訴期限的,適用前款規定。特別訴訟時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內容不知情的,起訴期限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內容之日起計算。因不屬于檢察官本人的原因超過起訴期限的,延誤的時間不計入起訴期間。因限制人身自由不能提起訴訟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時間不計入起訴期間。人民法院對涉及房地產的具體行政行為,自作出之日起20年以上不予受理;對其他具體行政行為,自作出之日起5年以上不予受理。
以上是《行政訴訟中公民原告資格能否繼承》編輯給出的答案律師網. 我們可以理解,如果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拆扦是一賠二嗎
2021-01-17侵權人賠償后可否再要求雇主賠償
2021-02-03如何啟動醫療損害重新鑒定
2020-12-17反擔保成立須要什么條件
2021-01-16不動產權證書辦理費用是怎樣的
2020-12-01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地
2020-12-18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