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情簡介2015年2月1日,李先生調到上海一家餐飲連鎖管理公司,擔任開業區經理,月薪1萬余元。進入崗位前,餐飲公司根據前程無憂投遞的簡歷對李先生進行了第一次面試和第二次面試的篩選。面試中,李先生填寫了個人信息和薪資要求,雙方就薪資、崗位職責和入職時間達成了初步意向。隨后,餐飲公司根據李先生留下的電子郵件地址,將聘書發給了李先生。聘書中明確了李某的工作崗位、聘期、工資福利、工作職責、報到對象、報到時間、報到地點、報到材料等內容,歡迎李某成為公司員工,無需另行說明。李某通過郵件回復稱已收到,并表示報名時間可以提前,并詢問報名材料是否可以等待,才能拿到。餐飲公司回復沒問題,于是李某于6月1日加入公司。
入職后,李先生負責新店的開業和管理。由于新店距離總部較遠,他負責招聘新店員工兼職。入職當月,公司與他簽訂了勞動合同,但餐飲公司的人事疏忽將屬于公司的勞動合同放在了新店辦公室。店內員工需要進行嚴格的經營考核,第三個月培訓考核結束,李某沒有通過,他想辭職。由于新店人手不足,公司堅持保留。2015年6月29日,李某辭職,餐飲公司按流程為其辦理了辭職手續。不料,7月中旬,李某以公司未與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為由,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并要求公司支付其工作期間共計4萬余元及加班費。2015年9月,仲裁委員會裁定餐飲公司支付李先生雙倍工資4萬余元,駁回其他仲裁請求。餐飲公司不服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的聘書可視為書面勞動合同,餐飲公司的證據不能證明李某負責人事管理,故判決餐飲公司不承擔向李某支付雙倍工資的責任。
2。案例分析
本案爭議焦點在于聘任書是否可視為書面勞動合同,李某是否負有人事管理責任,用人單位是否需要支付雙倍工資?對于李某的新店,兼職招聘人員需要管理員工,餐飲公司也缺乏相應的充分證據。對任命書有兩種不同的看法。第一種觀點是雇主應該付雙倍的工資。聘書不能視為書面勞動合同,沒有李某的簽字或公司蓋章,它只是一份錄用通知書,只能作為入職通知書。在勞動仲裁中,公司被判雙倍工資。這類案件在司法實踐中屢見不鮮。第二種觀點是雇主不需要支付雙倍的工資。聘任書載明崗位、聘期、報酬等內容,具有書面勞動合同性質的,視為雙方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餐飲公司每月給李某全額發放工資,繳納社會保險和公積金,并像公司其他員工一樣發放工作服、出入卡、勞保用品和福利待遇,甚至在培訓考核不合格時多次要求他留下來。在司法實踐中,將聘任書視為書面勞動合同的案件越來越多。第三,任命書被視為書面勞動合同的原因似乎是挽救雇主支付雙倍工資的最后一根稻草。近年來,一些人事管理人員、高級管理人員、高新技術人員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雙薪案件時有發生。這些人大多收入豐厚,維權意識強。如果他們仔細考慮,這也是一個高風險事件。該案發生后,聘任書是否可視為書面勞動合同,成為眾多雙薪案件爭議的焦點。
現實中,紙質勞動合同的簽訂和保管已成為用人單位人事管理的一大難題,一旦用人單位拿不出紙質勞動合同,將面臨雙倍工資的巨大風險。什么樣的聘書才算是書面勞動合同?主要針對以下兩點:
(1)聘任書的內容具有必要的勞動合同條款。《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有勞動報酬、勞動合同期限、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等九項條款。現實中,很多企業的聘任書都有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必要條款,符合勞動合同法的形式要求。但是,不能有不必要的相反意見,如“以另行簽訂勞動合同為準”等類似意見,說明聘任書不具有正式效力,不能視為書面勞動合同。(2)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就雙方的權利義務達成協議,并實際履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勞動合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簽訂或者蓋章后生效。筆者認為,不能機械地理解勞動合同的效力。勞動者不在聘書上簽字,不能簡單等同于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應以事實為依據。關鍵是雙方是否按照聘任書的內容約定并履行各自的權利義務。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發送電子郵件,表明他們已經達成協議。此外,《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或者當事人約定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不以書面形式訂立,但一方履行了主要義務,另一方接受的,合同成立。因此,如果勞動關系實際按照聘任書履行,則具有書面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第四,本案的啟示與思考(一)體現了公平理性的原則。
公平原則是訂立勞動合同應遵循的一項重要原則。勞動合同的訂立和各項勞動法律制度的實施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因此,《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對雙倍工資處罰制度的實施不能機械地建立在書面勞動合同存在的基礎上,否則將對用人單位不公平,違背本條的立法本意。勞動合同法在保護勞動者利益的同時,也保護了用人單位的利益。
勞動合同不限于紙質版。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發出的聘書包含了勞動合同的所有核心條款。公司寄出后,李某回復稱,雙方已通過電子郵件就勞動合同內容達成一致,可視為書面勞動合同。紙質勞動合同的丟失,是由于公司人員的疏忽,以及李某作為新店經理違反道德、想乘機的過錯。造成這起案件的原因是,李某自己的獨創性造成了他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假象。如果僅僅因為不能提供書面勞動合同就判定公司支付雙倍工資,則有違公平合理的原則。二是體現了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訂立勞動合同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其基本內涵是當事人訂立勞動合同的行為必須誠實,雙方提供的信息必須真實。根據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當事人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應當承擔如實告知、合作、忠誠和不欺騙對方的義務。雙方必須遵守上述誠信義務。法律從不保護貪得無厭的人。本案中,公司按照聘書內容支付工資福利,李某按照聘書要求的責任向餐飲公司提供勞務,可視為書面勞動合同。公司完全信任李先生來管理一家新店,如果他失敗了,公司會繼續留住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入職時涉及的15項法律問題
2021-02-17出國簽證辦理步驟有哪些
2021-02-01調解離婚如果不同意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2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遺贈撫養協議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08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保險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業務范圍
2021-01-24保險公司如何評級
2020-11-09如何確定家庭財產險的保險金額?
2020-12-08拆遷獎勵需要在拆遷補償協議里面約定嗎
2021-01-12遇到拆遷評估,應該注意的幾類基本問題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