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的合同風險是什么。
合同風險一旦發生,將給企業帶來嚴重后果,因此必須提前做好合同風險的防控工作。(1) 簽約前審核合伙人主體資格。全面準確地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況,有助于在簽訂合同時采取相應的對策,未雨綢繆,避免風險的發生。
1。回顧合作伙伴的基本情況。首先要知道對方是否具有法人或代理人資格,是否有簽訂合同的權利。否則,合同將因主體不合格而失效。審查合同主體資格最有效的方式是查驗對方的營業執照和參加年檢企業的證明材料。我們不能僅僅依靠他們的名片、介紹信、工作證、公章、授權委托書、營業執照復印件等證件,因為從實際工作案例來看,我們發現一些企業因為沒有參與,被工商部門吊銷了營業執照在連續兩年的年檢中。這個時候,如果你忽視了它,你可能會落入一些罪犯設下的陷阱。
2。我國法律對一些行業的資質作了限制性規定。無資質的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特定業務。如果與不合格主體簽訂此類合同,將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三。調查合作伙伴的商業信譽和履約能力。應盡量對合伙人進行實地調查,或委托專業調查機構對其信用狀況進行調查。我們不應該相信伙伴談判代表的一邊倒的話。(2)審查合同的主要條款。
本合同應以書面形式簽訂,文字準確,表述清楚,約定明確,避免歧義。對于重要的合同條款,最好參考一些標準文本,結合交易的實際情況進行增減。對于重要的合同,應邀請專業律師進行審查,以備不時之需。關于合同標的的協議應盡可能詳細。(1)標的物的名稱和型號應當準確。對于多規格的產品,在與客戶洽談時,要說明每種型號產品的具體規格,詳細了解客戶的需求。避免供需之間的錯誤。(2)標的物應當明確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
對于企業來說,如果購買帶有商標的產品,應注意對方是否合法擁有該產品的商標權;如果為對方生產加工產品,應注意該產品是否會侵犯他人的商標權和專利權。同時,最好要求對方作出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承諾。(三)標的物的數量應當明確。
標的物的數量應盡可能精確到最小的計量單位,因為同一產品如果包裝方法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例如,一袋米可能是10斤或20斤。(四)標的物需要包裝時,應當明確包裝標準,包括外包裝、內包裝或者填料的材質,以及防潮、防火、防撞的要求,并確定包裝費用的承擔方式。(5)注意列出每種商品的單價,而不僅僅是總價。(六)標的物的交付時間應當明確。
2。交貨方式的條款應該明確。
如果貨物發往當地,則應明確約定交貨地點。如果貨物發往其他地方,應明確注明代為托運,這與法院在糾紛解決中的管轄權有關。此外,還應在合同中列出接收方運營商的名稱。施工企業人員變動頻繁。另一方更換新代理人時,應要求另一方提供委托書。防止對方否認代理人是其工作人員,給訴訟舉證帶來困難。
3。合同糾紛中質量條款的約定應明確,由于質量問題引起的糾紛占很大比例,建議在合同中約定明確的質量檢驗標準。此外,在合同中,雙方還應明確約定質量責任的時間和期限。
5。付款條件應明確規定付款時間。模棱兩可的協議會給合伙人一個延期付款的理由。如“甲方收貨后付款”,則改為“甲方收貨后10日內付款”
6。約定違約責任時的注意事項。(1)注意存款和“存款”的區別。定金是一種合同擔保方式,根據合同法規定:“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作為價款或者追繳。支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押金”是法律上認定的預付款,不具有擔保功能,不需要雙倍返還。
(2)定金和違約金不能同時適用。否則,可能與法律沖突,導致無效。7合同糾紛的解決應具體明確(1)約定訴訟管轄權,力爭向企業所在地法院起訴。(2)選擇仲裁方式解決爭議的,仲裁條款應當明確規定仲裁機構,仲裁機構必須客觀存在,否則該條款無效。
8。對于對方提供的格式合同,應注意審查和修改,其條款不能完全適用,以免損害企業利益。第二,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
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雙方都可能變更合同;一方可能違約;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合同可能無法履行,因此,必須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企業在履行合同過程中遭受損失。(1) 履行合同時,注意保留有關證明材料。在履行合同時,最好有比較完整的書面溝通文件,且都必須得到對方的確認。供應商在交貨時應注意交貨單,交貨單應由對方收貨人員簽字并加蓋公司收貨章。未加蓋收貨章的,按月結算,并加蓋對方公司公章或財務章確認。否則,一旦對方以違約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因為只有一張提貨單,而對方否認提貨單上的收貨人是其公司的員工,則在沒有其他相關證據的情況下,有可能敗訴。
2。如果對方的付款未全額支付,應在發票上注明。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是供應商先給對方開發票,然后對方先做好賬再收錢。然而,當發票交付給另一家公司時,往往沒有表明尚未收到發票付款。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另一家公司以發票收據作為付款的證據,如果供應商不能提供相反的證據來證明另一家公司沒有付款,則供應商可能會敗訴。(2) 在依法履行合同中運用抗辯權防范風險。如遇法定條件或合伙人違約可能損害我方利益的,我方可依法采取暫停履行或終止合同的方式,保護企業權益。(3) 依法積極化解糾紛,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發生糾紛時,要友好處理,有利于收集有利證據。一旦發生沖突和糾紛,對方往往采取不合作的態度,從而導致僵局。
2。在簽訂還款協議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財產保全申請書(范文)
2021-01-15交通事故責任判定
2021-03-13民法典是否包括知識產權
2020-12-16立約定金協議怎么寫
2021-03-09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酒后駕車將面臨哪些處罰
2021-02-25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新三板上市條件
2021-01-07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