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第六十條至第七十三條對違反稅收規定的罰款作出了明確規定。但是,對于到期不繳納罰款的行為,加收罰款沒有明確規定。《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一條第一款規定:“逾期不繳納罰款的,按罰款額的3%每日加收罰款。”但由于新舊稅收征管法沒有類似規定,有些人認為稅務機關不應該執行這些規定。因此,一些地方稅務機關很少適用這一規定,對到期未繳罰款的稅務違法者進行追加罰款。行政處罰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是一切行政機關從事行政活動的基本法。審計機關、稅務機關對稅收違法行為的處罰決定是行政處罰決定。稅收征管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行政處罰決定的執行應當依照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執行。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作出后,當事人逾期不繳納罰款的,由執法機關依法加收罰款,這是法定職責。放棄的,構成行政不作為。造成這個問題的部分原因是一些執法人員混淆了額外罰款和滯納金的區別。稅務官員認為不應該征收滯納金。審計人員往往忽視逾期罰款,代之以罰款。《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納稅人逾期不繳納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納稅人限期繳納稅款外,自逾期繳納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金0.05%。”違反《行政處罰法》中“一事兩罰不罰”的原則,處以滯納金和逾期申報罰款。滯納金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因占用國家稅款而應當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有人認為滯納金是一種罰款,缺乏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條和《稅務行政復議規則(試行)》,滯納金明顯屬于稅收行為。《稅務行政復議規則(試行)》第七條規定,稅務機關的稅收征收行為包括:代收稅款、代收滯納金;扣繳義務人和稅務機關委托的征收單位。罰款是行政主體強制違法者繳納一定數額的罰款,依法剝奪違法者部分財產權利的一種處罰,屬于行政處罰行為。因此,稅務機關對納稅人征收滯納金和罰款是兩種不同的具體稅收行政行為。但《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同一違法行為,不得處以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這是一事不罰兩罰的具體體現。由于滯納金不是罰款,稅務機關沒有違反《行政處罰法》確立的“一事兩罰”原則。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其中患者要提交哪些證據
2021-02-12口頭雇傭關系合法嗎
2021-03-11子女不贍養老人判決后多久生效
2020-11-19發明專利審查的具體步驟
2021-01-09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21-01-22職工的基本保險有哪些
2021-02-06如何確定保險價值
2020-12-24公眾責任險投保的意義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