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勞動爭議可以仲裁多長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張權利、請求有關部門救濟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自中斷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期限內申請仲裁的,仲裁期限中止。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時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在下列期限內提出: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二是仲裁程序,案件受理這一階段包括兩項工作:一是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仲裁申請;二是案件受理。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后,應當在一段時間內決定是否受理。調查取證調查取證的目的是收集有關證據和材料,了解糾紛的執行情況,為下一步的調解或裁決做好準備。調查取證工作包括撰寫調查提綱、根據調查提綱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取證、核實調查結果和有關證據等。仲裁庭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首先要做好調解工作,努力做到:敦促雙方自愿達成協議。達成協議的仲裁庭,還應當作出仲裁調解書。經仲裁庭調解無效或者當事人在仲裁調解書送達前反悔,調解不成的,勞動爭議解決進入裁決階段。仲裁庭的裁決應當以仲裁會議的形式作出。一般經過法庭調查、辯論和雙方陳述的過程。最后,仲裁員充分協商爭議事實,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作出裁決。仲裁庭作出裁決后,應當作出調解裁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向法院起訴。
5。調解或裁決的執行。調解、裁定生效后,雙方當事人應當自覺執行。
綜上所述,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有效期限為當事人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內。如果雙方的勞動關系沒有終止,就沒有這種限制。勞動仲裁需要經過立案、調查、取證、裁決、執行等環節。
勞動爭議可以仲裁多久?勞動者與單位發生爭議,不能解決的,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申請仲裁。勞動爭議發生后,你必須去仲裁,但你不知道仲裁規則。在這個時候,你可以找一個律師為自己做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開庭后的程序
2021-03-19什么情況會被超期羈押
2021-02-05土地征收后超過兩年未使用的如何處理
2021-01-26怎么證明調解書無效
2021-01-04單方事故能否構成工傷
2020-11-29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父母離婚誰是監護人
2021-01-04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