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產品責任普遍適用嚴格責任的情況下,產品責任法發展到了缺陷即責任、無缺陷即無責任的階段。產品缺陷是產品責任的基礎,也是產品責任法的核心。產品責任法的核心在于對“缺陷”的解釋和界定,因為缺陷是任何索賠的基礎。鑒于這一點,法學家們在解釋產品責任法中的缺陷方面比在其他任何問題上都更加努力。① (p27)考慮到各國對產品缺陷的立法,產品缺陷被定義為“不合理的危險”或“未能提供人們有權期待的安全”,無論標題是什么,但基本含義相同,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即缺乏合理的安全性。產品缺陷的表現形式有設計缺陷、制造缺陷和警示缺陷。產品責任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通過充分的警告或一系列的說明,使使用者注意到產品固有的潛在危險或缺陷。警示指示(警告)缺陷的含義和判斷因素是指生產者沒有以適當的方式向消費者說明產品在使用方法和危害預防方面的注意事項,導致產品發生危險。[1] 在產品使用過程中,通過充分的警示或一套說明書,提出了警示指示(警告)缺陷,用戶對產品固有的潛在危害或缺陷予以關注是產品責任法的一個重要方面。許多涉及產品責任的索賠都集中在這里。強調警告將繼續是嚴格責任制度的組成部分。設計缺陷問題的一個常見解決方案是警告它。一般來說,警示有兩個基本功能:一是告知消費者“危險知情權”。產品中的危險(風險)是消費者決定購買產品時考慮的因素之一。只有當產品的效果大于危險的預防成本和產品的價格時,消費者才會決定購買產品,并在交易中獲得凈收益;二是讓消費者在使用產品時懂得規避危險,從而保證產品的安全。因此,警示不僅是交易的前提,也是規避設計所帶來的額外風險的必要補救措施。它的充分性應該非常嚴格。
在英美產品責任法中,無警告的過錯責任只有在制造商知道或應當知道危險時才存在。從科學技術的角度來看,對于無法發現的產品缺陷,追究產品制造商的警示缺陷是荒謬的。因為風險對于制造商來說是未知的,這和風險防御的原因是一樣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警示瑕疵類似于嚴格責任和過失責任。但在嚴格責任下,我們考慮的是產品本身,而在過錯責任下,我們考慮的是廠商的行為。
美國**偉爾工程有限公司訴BDH化工有限公司的案例是一個典型的缺陷警示案例。本案是被告向**威爾提供了一種玻璃安瓿中標明“有害蒸汽”的化學品。供應商不知道這種化學品會與水發生強烈反應。一位科學家在做實驗時不小心把一支安瓿掉到了水池里,引起了爆炸,導致這位科學家死亡,并給原告的工廠造成了巨大損失。法院裁定,制造商應承擔過失責任,因為他未能就化學劑的危險提供足夠的警告,這一點已在相關科學期刊上指出,應當為人所知。法院調查了制造商的侵權行為和合同責任。即使該化學品的危險性仍然不明,根據嚴格責任條款,被告仍應承擔責任。”② (P84)在實際操作中,判斷是否存在警示缺陷應考慮以下因素:
(1)警示時間和警示對象
生產者應說明產品進入流通環節時可能存在的風險及其防范方法,并對產品投入流通后發現的不合理風險進行警示。因此,警示義務具有連續性,制造商應了解最新科技發展成果。
制造商應向可預測和合理的最終用戶提供警告。對于處方藥等需要專業服務的產品,警示對象是醫生而不是患者。如果廠家對醫生、教師等見多識廣的中介機構,或美發師等某行業有經驗的人員提出警告,可以免除責任。因為醫生有責任向患者解釋藥物的用法和用量,理發師也應該熟悉染發劑是否容易對顧客的皮膚造成傷害。對于非專業產品用戶的警告案例是sine V.walker。在這種情況下,一位父親帶領他10歲的孩子用地質錘敲打一塊2-3磅重的巖石。一塊碎片從錘子里飛了出來,傷了孩子的眼睛。盡管專家作證說“專家不會用這么小的錘子敲打石頭”,但法院仍然認為制造商對原告的損害負有責任,因為沒有對可預見的濫用行為發出警告。[2] 在警示對象方面,也存在向用人單位發出警示的情況。在**訴福特汽車公司案中,被告警告買方拖拉機在特定道路上行駛時有翻車的危險。法院裁定,制造商沒有責任對因翻車事故受傷的雇員給予警告。如果:(1)實際使用者在雇主的控制和監督下,(2)實際擁有者將遇到困難或費用過高,就足以警告雇主。”(p93)
(2)預警的內容、方式和強度是否合理,應當以同行業生產者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科學技術知識為基礎。警告的內容包括說明和如何避免與產品有關的危險以及如何安全使用產品的說明。在警示內容上,語言要準確,要清晰、明了、通俗、詳細。說明和警告之間的區別可能是一個難題。首先,它們有不同的功能。說明旨在向消費者展示如何從產品的使用中獲益,而警告旨在警告用戶在使用產品時可能遇到的潛在風險。其次,它們是動態的。如果沒有詳細的說明,潛在的危險更大,警告是不夠的。適當謹慎的要求也適用于產品的包裝和容器。在澳大利亞的一個案件中,一個酒塞從瓶子里射出,傷了原告的眼睛,法院判決被告承擔責任。
產品的預警模式必須適當合理,并與產品的潛在風險成正比。也就是說,風險越大,產品的預警方式和位置就越突出、越明顯,預警的強度也應與產品的風險相稱。一般來說,對于危險,粗體紅色字體比普通字體更有效。如果可能的話,重要的警告應該放在產品本身,而不是放在用戶手冊、標簽或其他容易損壞或掉落的地方。產品警示的核心問題不是有無警示,而是警示傳達的信息是否足以保證消費者安全使用產品。消費者越來越意識到,很多產品都有一定甚至不可避免的風險。然而,由于缺乏某一產品領域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大多數消費者往往低估了潛在的風險或缺乏預防危險傷害的方法。因此,僅僅傳達某種產品存在潛在風險的警告信息是不夠的。例如,關于日本吹風機的警告是:“不要在浴室使用,也不要用濕手以免觸電”,而關于國外同一產品的警告是“如果不遵守預防措施,就有可能死亡”。② 警示應盡可能告知危險會造成嚴重后果并傳達防范措施。在fce9中內華達州[3] 在此案中,51名原告使用商業伸縮梯建造了一個18英尺高的腳手架。當51名原告在腳手架上粉刷建筑物時,梯子斷了。被告梯子的生產廠家不僅知道梯子被誤用作腳手架的危險情況,而且知道因誤用造成危險的可能性。制造商給出的警告是:在延伸梯子時,請在底部形成75度角,以避免垂直使用。每次裝載一個人時,不要使梯子過載。法院裁定,制造商沒有提供足夠的警告,以警告合理可預見的濫用產品。美國巡回上訴法院就產品警告的適當性列出了四項要求:(1)必須能夠合理預期提醒消費者注意;(2)必須給出完整和適當的說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租人在何種情況下可以單方解除合同
2021-02-19使用童工如何處罰是什么
2021-01-17上傳翻唱歌曲算侵權嗎
2021-01-25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先予執行多少天
2021-03-11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是屬于什么責任
2021-01-01銀行卡被司法凍結了,公安局會聯系嗎
2021-03-08商業銀行對并購客戶提供哪些支持
2021-02-02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養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機動車損失險理賠需什么材料
2021-03-14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集體土地承包轉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土地轉讓合同的無效情形有哪些
2021-01-16拆遷后拆遷補償協議書有什么作用
2021-01-03拆遷房產證怎么辦理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