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因拆遷安置房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對起訴有限制要求。如果是行政訴訟,起訴時效一般為6個月,民事訴訟時效為3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民事權利保護的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時效期間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債務人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在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期限。《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行為發生之日起六個月內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人民法院自行政行為發生之日起20年以上不受理房地產訴訟,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發生之日起5年以上不受理。二是在購買安置房時應注意什么。與普通商品房相比,安置房的交易風險要大得多。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房價上漲容易誘發賣方違約。根據政策,自取得房產證之日起5年后,出賣人才能將房屋所有權轉讓給買受人。在這5年的漫長時間里,房價走勢難以預料。當房價大幅上漲時,出賣人可能違約,再次將房屋賣給出價較高的人。二是買受人無法獲得房屋重新拆遷的補償利益。在城市擴張過程中,一些新建安置房再次面臨拆遷的情況并不鮮見。此時,拆遷部門支付的補償款往往高于安置房的成交價,買賣雙方在拆遷補償款的分配問題上經常發生糾紛:出賣人認為房屋未轉讓的,拆遷補償款屬于出賣人;買受人認為,如果房屋已全部落戶并已入住,拆遷補償款應歸買受人所有。從法律角度看,拆遷補償仍應屬于出賣人。因此,出賣人在收取購房款后,仍有權獲得拆遷補償。第三,易受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如果交易時間過長,許多不可預見的因素會導致糾紛。如果出賣人在轉讓完成前死亡,出賣人的繼承人對買賣合同有異議,買受人必須與素未謀面的繼承人協商,才能完成轉讓。最終,買家將不得不選擇通過訴訟解決問題。至于要竣工多久,很難預測,購房者也無法拿到房屋的產權證。此外,國家稅收、信貸等宏觀調控政策的變化也將使買賣雙方重新評估交易的得失。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因拆遷安置房引發糾紛而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公訴人有時效要求。如果是行政訴訟,起訴時效一般為6個月,民事訴訟時效為3年。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公司破產國家賠償嗎
2021-01-23侵權行為補充責任是什么,常見類型有哪些
2020-12-03行政案件中有偽證嗎
2021-03-24向農民工支付工資要提供工資單嗎
2021-01-22怎樣把握專利申請時間
2021-01-23在大隊的分紅股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1-22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管轄異議書交了法院沒回復如何處理
2020-12-05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土地承包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2021-02-23土地轉讓流程有哪些
2020-12-07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