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村土地征收補償的內容是什么?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農村土地征收補償的內容主要包括被征收人信息、被征收土地信息、補償項目、補償標準、補償支付等。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國家征收土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公告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對被征收土地的現狀進行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公布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被征收土地所在鄉(鎮)、村、村民小組范圍內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至少30天,聽取被征收農村集體意見和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意見,村民委員會和其他有關方面。
被征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多數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聽證,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情況。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房地產權證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計算落實有關費用,確保足額到位,并與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申請征收土地,應當如實說明。有關前期工作完成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申請征地。第四十八條征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證被征地農民原生活水平不降低,長期生活有保障。
土地征收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為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農用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綜合地價確定。區綜合地價的制定,應當綜合考慮原土地利用、土地資源狀況、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每三年至少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農用地以外的土地、附著物、苗木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先改善生活條件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的意愿,通過重新整理宅基地、提供安置房或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補償因征收而引起的搬遷和臨時安置費用,以保障農村村民的居住權和合法財產權及住房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農村土地征收補償的內容主要包括被征收人信息、被征收土地信息、補償項目、補償標準、補償支付等。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稅如何征收
2020-11-19同居關系可要退回彩禮嗎
2021-01-26董事會成員由誰任命
2020-12-08老公現在坐牢了我和他已經分居兩年想起訴離婚法院會準嗎
2021-01-21公安機關應當在事故發生后多久出具事故認定書
2021-03-01強制傳喚是否折抵行政拘留
2020-11-19離婚了房產證還押在銀行如何過戶
2021-03-10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因洪水車被泡能走保險嗎
2021-02-21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土地流轉金遲遲沒有到賬,農民又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1-24房屋拆遷時,門面房如何界定
2021-01-25拆遷補償有沒有具體標準
2021-02-14廠房拆遷會有哪些補償?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23如何計算房屋拆遷賠償數額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