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經出讓人同意,土地使用者改變土地用途的,屬于違約,土地出讓人可以解除合同。土地使用者需要變更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的,應當征得出讓人同意,并經土地管理部門、城市規劃部門批準,按照本章有關規定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調整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并登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承包人不得單方解除土地經營權轉讓合同,但受讓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擅自改變土地農業用途的;(2) 連續兩年以上棄田的;(三)造成土地嚴重破壞或者嚴重破壞土地生態環境的;(四)其他嚴重違約行為。第二,合同終止的法定條件(一)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可能使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時履行,使合同失去意義。如果供應商a公司(生產企業)的生產線因自然災害而完全損壞,則合同不能履行。(2) 在履行期屆滿前,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債務的。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前明示或默示的違約行為稱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通知或者聲明的方式表明到期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在合同到期時表示不履行合同的行為。例如,債務人將唯一標的物出售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取得標的物所有權。此時,預期違約方無法履行到期的合同。這是默示違約。(3) 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義務,經催告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的。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屆滿后不履行義務。債務人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合同的,債權人有權單方解除合同的,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履約要求是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通知。合理期限是指給予債務人必要的時間準備履行。合理期限的長短,應當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確定。(4) 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義務或者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或者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的,構成根本違約。此時,無需辦理催告手續。違約方在違約方履行合同期間屆滿時,可以通知對方解除合同。(5) 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這是一個籠統的規定,它不僅指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還包括其他法律的規定。未經出讓人同意,土地使用者改變土地用途的,屬于違約,土地出讓人可以解除合同。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凈身出戶只要孩子可以嗎
2021-03-12并購公司的價值怎么算
2020-12-01交通事故發生后多久認定責任
2020-11-29買房子沒有土地證有什么后果
2020-11-18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女方出軌懷孕是否犯法,如何收集出軌證據
2021-02-22向中國請求送達文書的,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1-18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老人去世后房產繼承交稅嗎
2021-02-06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公司必須要和員工簽勞動合同嗎
2021-03-23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4s店強制買保險怎么辦
2021-01-16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