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二)春節;(三)國際勞動節;(四)國慶節;(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即平時晚上的加班費是本人工資的150%,雙休日是200%,國家法定休假日是300%.但這只是國家規定的比例,加班費發放額的關鍵是工資基數。
職工加班費的基數可以由企業和職工協商來確定,否則企業應按照勞動者本人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確定。企業計算加班工資的工資基數,首先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如果勞動合同、集體合同沒有約定的,職工代表可與用人單位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用人單位經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度的,則不執行上述規定)日工資計算是以基數除以每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21.75天(有些企業為方便,按每月21天計算)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一條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準,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第六十二條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三)支付加班費
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加班費計算方法
1、標準工時制加班費計算方法
在標準工作日內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舉例來說,有員工吳某每月工資為960元,根據國家目前制度工作日為20.83天,那么他每小時的工資計算方法就是960÷21.75÷8=5.5元,那么吳某平時每小時的加班工資就是5.5×150%=8.27元;而他休息日每小時的加班工資就是5.5×200%=11元;法定節假日每小時的加班工資為5.5×300%=16.5元。
2、綜合工時制加班費計算方法根據規定,一些特殊的行業、企業和工作崗位可以實行綜合工時制。綜合工時制是以標準工作時間為基礎,以一定的期限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的工時制度。考慮到有些企業的實際操作情況,比如酒店、物業公司等,往往不可能按照標準工作制來實行,所以很多這類企業都申請了綜合工時制。實行這種工時制度的用人單位,計算工作時間的周期不再是以天為單位,而是可以是以周、月、季、年,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基本相同。即在綜合計算周期內,某一具體日(或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可以超過8小時(或40小時),但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應當不能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在綜合工時制的情況下,在綜合計算周期內,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按勞動法的規定支付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的規定支付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綜上可知,申請綜合工時制的企業也需要支付加班費。
3、不定時工時制加班費計算方法不定時工時制是指因工作性質、特點或工作職責的限制,無法按標準工作時間衡量或是需要機動作業的勞動者所采用的,勞動者每一工作日沒有固定上下班時間限制的工作時間制度。標準工時制、綜合計算工時制都是一種定時工時制,是依據工作時間來計算勞動量,而不定時工時制是一種以勞動者勞動量為計量的工作制度。實行不定時工時制,除法定節假日工作外,其他時間、工作不算加班。在實行不定時工時制的單位或工作崗位,加班費除了法定假日外,是沒有的。綜合上面的規定,我們可以了解到,在法定假日,任何勞動者都有休息的權力,在這天工作的勞動者,無論是什么工時制,都應該得到3倍工資的加班費,除此之外,各種工時制的加班時間確定、加班費標準是不同的,具體實行需要依照每個單位不同的工時制。20.83天與21.75天計薪區別問題:20.83天是不是只是指月工作日?不用這個計算工資?如果計算工資的話,就用21.75天算?是不是只有加班、法定假日工資按21.75天算,其余的都按照20.83天算呢?答:可以說20.83天與計算工資沒有直接關系,但是20.83天是計算出勤天數的基準!新算法明確規定了21.75是計薪日,所以21.75天是用來計算日工資的基準!明確了“出勤天數”和“日工資”,接下來工資如何算就簡單了。法定假日現在為帶薪假日,平時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都是按照21.75天計薪日得出的“日工資”來計算加班工資。其余的也就是正常工作日、或者是缺勤,還是按照21.75天計薪日得出的“日工資”來計算工資。日工資的計算只有一種算法:月工資/21.75天,很明確,再無其他。應出勤的天數上圖中已經列出,是以月均20.83天來衡量的,也很明確,再無其他。另有HR同仁指出:20.83是全年各月平均全勤天數,21.75是全年各月評價計薪天數,在具體計算工資時,只有21.75參與計算,即,如果約定月工資標準為x,員工正常出勤就可得到工資x。如果缺勤,則得:月工資標準-月工資標準/21.75*缺勤天數;如有加班,則得:月工資標準+月工資標準/21.75*平時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天數*相應百分比。當然,全年各月實際全勤天數不固定,故以上的計算方法則忽略此點;如果,日工資標準=月工資標準/當月全勤天數的話,就可以避免其離職時導致的以往多付或少付工資的情況,但由此帶來的結果是:正常出勤每月的工資數不恒定。
大家從上述應該了解了加班費計算法律依據是什么以及加班費計算方法。相信大家都知道,加班費是勞動者工作之外應該得到的一份報酬。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看見有關于這種糾紛的案例。希望國家完善這方面的法律法規,減少糾紛的發生。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立案標準
2020-11-13股東在何情形可代表公司訴訟
2021-02-25原產地標記和地理標志是一樣的嗎
2021-03-26公司宣布破產員工應該有哪些賠償
2021-01-22多個股東公司財產混同是如何的
2020-12-08起訴離婚程序費用
2020-12-23不動產權證書辦理費用是怎樣的
2020-12-01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保險責任糾紛中有哪些常見法律問題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