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法通則》、《擔保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我國按照抵押權的優先順序處理房屋租賃與抵押的關系。《合同法》第229條規定:“租賃期間租賃物權屬發生變化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事訴訟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屋法(試行)》規定:“私人房屋租賃期間,因出售、贈與、繼承等原因轉讓房屋產權的,原租賃合同對承租人和新主人繼續有效。”這是“出售不中斷”的原則“租賃”是租賃物權的集中體現。所謂“賣不破租”,是指在租賃合同期間,出租人將租賃房屋轉讓給第三人的,租賃合同對受讓人仍然有效。《中華人民共和國租賃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對租賃物有書面擔保的,按照“舉重顯輕”的法律解釋原則繼續有效,可以認為先成立的租賃合同可以對抗已成立的抵押權以后再說。即使抵押權人為了實現抵押權而對抵押房屋進行強制拍賣,租賃關系仍然可以對抗買受人,這是拍賣不能違背租賃的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五條明確規定:“抵押人將租賃物抵押的,抵押權實現后,租賃合同在有效期內對抵押物受讓人繼續有效”,因此,抵押人應當將租賃事實告知承租人和抵押權人,由抵押權人決定是否接受抵押。否則,抵押人應當對抵押權人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六條規定:“抵押人出租抵押物的,抵押物實現后,租賃合同對受讓人不具有約束力。抵押人租賃抵押物時,抵押人未書面通知承租人該物已抵押的,抵押人應當賠償承租人因租賃抵押物而遭受的損失;抵押人書面通知承租人該物已抵押的,賠償損失因實現抵押權給承租人造成的損失,由承租人承擔。”可見,后設租賃關系對前設抵押權沒有對抗性影響。抵押權人實現權利后,可以通過無租賃關系(即無權利瑕疵)的房屋買賣、拍賣等方式獲得清償,租賃關系對受讓人不具有約束力。承租人可以根據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內部合同關系主張權利,即租賃合同訂立時出租人未告知承租人抵押事實的,出租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已告知的,承租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需要注意的是,出租人與承租人之間仍然存在租賃合同關系,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不受抵押權存在的影響。也就是說,即使租賃關系成立后,承租人仍對租賃房屋享有優先購買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權;出租人不按照本法規定出售房屋的《合同法》第二百三十條也有類似規定。由此可見,優先購買權是以租賃關系的存在為條件的,即只要租賃合同關系存在,優先購買權就存在。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有其法律依據,即抵押權是一種擔保物權,其實質是實現債權,只要抵押權人從抵押物中獲得相當的賠償。因此,無論租賃關系如何建立,承租人都有優先購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遷安置房地下車位可以買賣嗎
2021-01-18企業合同的風險有哪些,怎么審查企業合同?
2021-02-03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如何通過支付令追債
2021-02-03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土地承包未到期,可以被收回嗎
2020-12-10對拆遷補償方案的復議怎么提出
2020-12-19雙方對于拆遷補償問題無法協商的如何處理
2020-12-31拆遷房屋需要大學畢業證書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