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主體:一般主體,即企業和自然人。
企業系指用人單位,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自然人包括用人單位以外的自然人(尤其是《民法通則》所規定的“兩戶一伙”)。
二、主觀要件: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即主觀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這種不作為行為會產生勞動者不能及時實際得到勞動報酬的社會危害后果,卻希望或放任這種后果發生。
1、明確表示拒不作為的
即明確拒絕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應當然地認定為故意。包括無正當理由拖欠,不論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2、雖表示應支付,但主動實施作為,為不支付找借口的,應認定故意。
如無正當理由轉移財產,造成無支付能力假像的;
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或指使發放勞動者勞動報酬的工作人員逃匿,造成無法支付假像的;
非法克扣工資或罰款的。
三、犯罪客觀方面:在犯罪客觀要件方面,應既有危害行為又有危害結果,且兩者間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一)、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
1、實施了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的行為。
2、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即企業的銀行存款足夠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而不作為,導致勞動者沒有按合同或法定應獲得勞動報酬的時限。如實行月工資制的,超過20天仍不發放工資的,即構成“不支付”。
(二)、數額較大。法律沒有明文規定構成的絕對值范圍。應比照職務侵占罪的入刑標準,即逃避或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在五千元至一萬元以上,構成“數額較大”,應予追訴。
四、犯罪客體:是雙重客體,既侵犯勞動者的財產權,又妨礙了正常的勞動用工關系,侵犯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惡意欠薪罪客觀方面應既有危害行為又有危害結果,且兩者間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致人死亡的法律認定標準
2021-02-15法官可以兼職做律師嗎
2020-12-21與精神病人結婚,其婚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6民告官狀子怎么寫
2021-03-07成立子公司屬于企業分立嗎
2021-03-11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結婚的法定程序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0是否能索要以往的贍養費
2021-01-17管轄小結
2021-02-28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終止勞動合同必需簽訂協議嗎
2021-03-22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