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支付寶”領工資煩心事多
“支付寶”“微信錢包”“百度錢包”……層出不窮的電子錢包,不僅顛覆了人們日常支付習慣,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生活方式。從傳統的“一手付錢一手交貨”到“掃一掃”支付,再到“一站式”交通卡充值、交水電煤費、違章罰單,電子轉賬可謂是全面開花。
就目前而言,主流的電子支付場景以C端(個人)發起為主。如果是一個自然人,又在一線城市,可能一天不使用現金都沒什么問題。但是如果是企業組織、行政部門,用電子支付取代銀行,比如讓社保基金用支付寶給退休人員發養老金,還很難想象。但是實際中,用電子轉賬的方式給職工發工資、報銷的公司屢見不鮮,公司樂得便捷高效,職工只管領工資也不深究,但由此卻引發了不少勞動爭議。
從外地來滬打工的張先生,在上海松江區某燈箱廠從事維修工作,本月初來本報咨詢,“微信”轉賬記錄能否作為認定勞動關系的依據。張先生說,剛進廠時,單位沒有和他按規定簽訂勞動合同,說是要等過了試用期再簽訂正式勞動合同。一等再等,等到兩個月試用期過后,單位繼續打太極,問起來就推說老板出差了。
不簽勞動合同不說,張先生慢慢發現,廠里面除了幾個做事的工人,從老板、法人代表再到中層管理人員、財務等,都是沾親帶故的關系。平時發工資都是給現金,社保不給繳,底下的工人覺得落袋為安,也不去計較什么。每個工作日他從早上8點干到晚上8點,做六休一,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是他覺得別人都不“計較”,自己還是別去主動當出頭鳥。
可是,公司生意不景氣,8月、9月份工資都沒發下來,10月初,老板告訴底下的員工,公司要關門了,沒錢發工資了,讓他們回去。這時候,公司還欠了張先生兩個月薪水1.2萬元,張先生一遍遍打電話催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資,另外補繳全部社保。禁不住張先生再三追討,老板同意發薪水,當場讓他親戚用微信轉賬的方式轉給張先生8月、9月份工資。
過了幾天,張先生又去廠里問社保的事,卻發現廠房的頂棚拆掉了一半,大半個辦公室暴露在太陽底下,在里面辦公的老板、財務也都不知去向。“這難道是要跑路?”張先生隱隱覺得事情不妙,就去距離單位最近的勞動監察舉報,老板矢口否認認識張先生這個人。然而這份“三無”的工作,無勞動合同、無社保、無銀行流水,面對監察工作人員,張先生也拿不出能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他靈機一動,想起前兩天公司財務給他微信轉過賬的。但是僅憑一個微信頭像,怎么證明這就是公司給他發的工資呢?
專家觀點
“電子轉賬”效力還需綜合認定
在發生勞動爭議時,用“支付寶”“微信”等電子錢包轉賬記錄可否作為認定勞動關系的依據?計算平均工資時,又可否把每一筆轉賬記錄都看成是工資的組成部分?上海市勞動仲裁院兼職仲裁員、廣-盛律師事務所律師邱*鶴認為,還需配合其他證據。
邱律師認為,勞動法規定工資須以貨幣形式發放給員工,過去一般是發現金和銀行轉賬的方式發工資,隨著支付手段的多樣化,支付寶、微信等方式也成為一些小微企業支付工資的選擇。但在現實生活中,電子賬戶往往是個人賬戶,并非公司賬戶,相對來說容易引起爭議。此外,如果在勞動合同中沒有約定使用電子轉賬方式,或者壓根沒有勞動合同,可以通過每個月電子轉賬的時間、金額是否前后一致,來綜合認定為實際發放工資的依據。
在案例中,張先生碰到“三無”公司,無勞動合同、無社保、無銀行流水,想要通過電子轉賬記錄認定勞動關系就比較棘手。邱律師建議勞動者,可以配合電子轉賬的證據都要保存下來,比如電子工資單,如果實在沒有,可以通過郵件、短信或當面詢問這筆轉賬的性質,是工資、津貼、報銷抑或其他報酬,通過書面或者錄音的方式把證據固定下來,以便日后一旦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提出主張權益的依據。
案例
礦泉水廠發可以喝的“薪水”
前段時間,有網友爆料某印刷廠發冥幣抵工資。該網友自稱是這家印刷廠的一個員工,廠里今年生意不景氣,把冥幣發給他,讓他自行賣出去,而銷售的收入就是工資。“我們認為這極不合理,就算是發實物抵工資,這發冥幣不是咒我們嗎?”
經媒體核實,還真如網友所言確有此事。該公司負責人解釋,印刷廠主要業務是印刷教材和試卷、報紙,每年寒暑假都是印刷旺季,工人需要加班加點,工資能拿到數千元;學生一開學,印刷任務減少進入淡季,員工在沒有印刷任務時可以在家休息,每個月公司還會發900元保底工資,從來沒有拖欠過員工工資。“印刷冥幣用的都是紙張下腳料,扔了也是浪費,印刷冥幣也是我們第一次嘗試。我們響應公司‘全員總動員’的創業號召,考慮到只靠幾個業務員去銷售冥幣效果有限,才在清明節前夕讓大家都領一部分任務。”負責人說。
無獨有偶,上海也發生過類似案例。某生產礦泉水的公司經營不善,用礦泉水折抵工資發給職工。到了月底領工資的時候,每個職工都領回去幾十箱礦泉水,一次性領到這么多礦泉水,有的職工表示內心很復雜,一方面愿意和企業“共渡難關”,畢竟工作多年,相信單位也是不愿意拖欠工資才出此下策,另一方面期盼公司早日找到新的盈利模式,不用再“自產自銷”了。
職工問,礦泉水雖然有使用價值,也是生活品之一,當福利發發無可厚非,可是能否作為職工的工資進行發放呢?如果是作為工資發放,又該如何評價礦泉水的價值才更為合理?按照市場價格當然不合適,如果按照生產成本的價格,是否又應該再剔除職工的勞動成本。有人對此事評價也不失公道:表面上看發的是礦泉水,實際上領回去的是銷售任務。發實物代替工資,本身就是對職工的工作量“做加法”。那么,職工遇上這種情況,可否對企業說不?
專家觀點
企業不得以實物折抵工資
礦泉水廠經營不善,用礦泉水折抵工資,職工可否拒絕呢?**唐毅律師事務所邵*杰律師認為,企業不得以礦泉水折抵工資,這種做法是對勞動者勞動權益的侵害。國務院《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五條規定:“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工資是勞動者提供勞動的對價,也是勞動者的生活資料,勞動者需要使用工資來購買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工資必須是可以流通的法定貨幣,而不能是實物或有價證券。案例中,該礦泉水廠以滯銷的礦泉水來代替工資的做法,不但影響勞動者的勞動權益還會嚴重影響勞動者的正常生活。因此,該廠的勞動者可以拒絕企業用礦泉水折抵工資。如果企業不支付工資,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或者直接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童工能否申請工傷認定
2020-12-09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3-25侵犯隱私權可以治安拘留嗎
2021-02-14監察機關哪些情形下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1-01-17交通事故法院調解還要付律師費嗎
2020-11-22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