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了解到,未來相關改革思路已逐步明確:培育地方稅種、賦予地方部分稅政管理權、提高地方分稅比例,以及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等,未來將從多方入手加以完善,而其中相當一部分工作目前已經展開。
營改增倒逼財政體制謀變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各地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必然帶來地方提高可支配財力的需求。但由于長期以來分稅制存在財力、財權與事權不統一的問題,制度的缺陷不但限制了地方發展的能力,也扭曲了地方發展的方式,土地財政等系列問題應運而生。而隨著營改增的推進,上述問題解決的急迫性正在進一步上升。
“營改增帶來的影響不單單是解決了交通運輸和服務業的重復征稅問題,改革啟動后對中國整體財政體制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表示。根據財政部統計,現行地方稅種中營業稅收入所占比重過半,主體地位十分明顯。但隨著當下營改增進程的逐步推進,營業稅未來征稅范圍將進一步縮小或完全被增值稅替代。
對此,專家表示,雖然目前原歸屬地方營業稅營改增后仍認定為地方財政收入,但這僅是一個過渡時期方案。從長遠看來,地方仍面臨地方自有財源與自主調控經濟能力將被削弱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對于地方財政可能到來的困境,大致解決方向也已基本形成。從長期來看,培育地方稅種勢在必行。目前,財政部等相關部門正逐步推進多項進程。同時,專家建議,現有稅種的分稅制度也需要調整。
“一方面未來新培育的地方稅種許多都屬于新開征或提高征稅水平,基本都是加稅措施,而結構性減稅才是當下稅收改革的主題,短期內不宜大幅加稅,但如果稅收規模過少也無法達到支撐地方財源的效果,”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室主任楊*勇表示。他建議,除了推進地方獨有稅種外,還可對目前中央地方共享稅種進行進一步完善。
而據記者了解,目前社科院已提出一套分稅制完善方案,其中除了消費稅和證券交易印花稅外,對于增值稅等中央和地方共享稅,方案認為考慮到未來基數返還取消之后對地方財力的影響,增值稅的地方分成比例應提升至30%-40%.
此外,方案建議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地方分成比例也應適當提高,企業所得稅的中央和地方分成比例可調整為五五分成,而個人所得稅的分成比例則調整為六四分成。“雖然許多具體操作可以進一步研究測算,”楊*勇表示,“總體來說,提高共享稅種的地方分成比例可以較快見效地解決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地方財力問題。”
縣級財政困局該如何破解
苦樂不均的問題不僅存在于中央和各省之間,在目前省以下層級更為明顯。根據審計署此前曾對目前基層財力進行調研分析的結果顯示,目前國家有關農業、教育等法定支出和其他剛性需求的支出部分,已占許多縣財政總支出的近八成,縣級政府可支配財力十分有限。
目前,完善正亟待規范的省以下財政體制,也許對廣大基層政府來說更能解近渴,也更具操作性。其中記者注意到,逐漸增大省級和市級財政對縣級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仍是目前加大縣級財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如安徽即計劃今年新增省以下均衡性轉移支付規模30億元,以促進各地區公共服務均等化。
據專家介紹,在全國范圍內看來,現在各省區省以下財政體制并沒有統一的模式。根據學者介紹統計,雖然目前大部分地區主要是在省級和地市級間設共享收入,但各地從按照企業隸屬層級到按照比例共享等,共享方式當下仍存在很多差別。
此外,據記者了解,即使對于按比例共享的地區其共享比例也各自不同,其中部分地區省和市縣之間對于所有共享稅種都適用統一分項比例,如北京和安徽共享稅種在省市間的分配比例分別為5:5和3:5.而其他許多地區即使同一個省在不同稅種、不同市縣的收入分配上都有不同的分項比例,如廣西地區,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在省市間分配比例分別為1:3、8:17和2:3,而重慶對主城區和郊縣區間也適用不同的分成比例。
“中國完整的地方財政分稅體制應該由中央、省級、市縣三個層級構成,”賈-康對此表示,“三級架構下每級政府都應該有合理呼應的事權財權和構建規范的預算,才能形成合理的資源配置。”
據了解,除了加大對基層轉移支付力度外,部分地區目前也已開始在省以下財政體制上進行了更為深入長遠的部署,對省級與市縣級財力分配的機制進行了完善,如湖北此前即對省級和市縣的增值稅、營業稅等幾種共享稅收收入全部下劃市、縣,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鼓勵各地加快發展。
“但從根本上來說,目前增值稅等流轉稅作為各級地方政府主體稅種還是不適宜的,并不利于各地經濟發展和財政均衡,”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教授梁*嬌表示,“未來還是適宜進一步對省級和地市級各自的稅收體系進行明確規范。”
對此,財政部部長謝*人表示,2013年財政體制改革的重點是繼續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規范省以下財政收入和政府支出責任劃分。其中未來將部分適合更高一級政府承擔的事權和支出責任上移,以強化省級政府在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支出責任。
培育稅源構建地方稅體系
在地方稅體系構建方面,謝*人表示未來應將財產行為類有關稅收作為地方稅體系的重要內容,不斷增加地方稅收收入,并在統一稅政的前提下,賦予省級政府適當稅政管理權限,培育地方支柱稅源,支持構建地方稅體系。
對此,財政部稅政司司長賈*近日稱,改革地方稅收制度勢在必行。未來將初步考慮建立省級政府以流轉稅和所得稅為主體,市縣政府以財產稅為主體,以行為稅、目的稅為輔助的分級次主體稅種,逐步構建收入穩固、結構合理、征管高效的地方稅收體系。
其中,在地方新稅種的培育上,資源稅改革是目前進展較為順利的一項工作。據記者了解,目前財政部正會同有關部門擬考慮先選擇部分地區在清理煤炭不合理收費基金基礎上,開展從價計征改革試點,并結合收費基金清理情況、煤炭價格及企業效益等因素確定合理稅負水平。
同時,財政部還正在研究推進其他資源品目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有關工作方案已吸收采納了各界提出的建議。此外部分品目資源稅稅率標準也擬將進一步研究調整,資源稅收入劃分辦法也將繼續完善,完善重點特別是省以下財政體制,各省區正在財政部督促下進行該項工作。
出于此前在新疆等地資源稅試點改革對地方財政收入明顯改善的效應,目前各地對資源稅等試點的爭取亦十分積極。湖北省今年即將啟動全國第二項資源稅改革試點,對磷礦石資源稅實行從價定率征收,稅率為10%.并同時取消對磷礦石征收的價格調節基金和其他政府性基金項目。
而在對于地方賦予部分稅政管理權方面,相關工作也已提上日程。謝*人此前表示,未來對于一般地方稅稅種可在中央統一立法的基礎上,賦予省級人民政府稅目稅率調整權、減免稅權,并允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實施細則或具體實施辦法。
“完善優化地方稅種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看來必然要經歷一個從單項稅收改革向綜合改革配套過度的過程,其中中央與地方的稅收分權可以把握好兩個契機以漸次推進,”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院長湯*亮認為,其中制定《稅收基本法》是一個重要契機。
對此記者獲悉,目前全國人大、財稅等有關部門起草《稅收基本法》已有相當成果,未來許多分稅制中的重大問題,包括稅收立法權的配置、稅收收入的劃分、稅種設置等,有望在基本法中明確規范。此外,專家表示,目前中國許多省正在逐步推行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未來房產稅試點擴圍、環境稅開征后,相關稅種都可以直接設為縣區收入,以鼓勵新型城鎮化的排頭兵——廣大縣區率先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204201611424582
江蘇瑞鴻律師事務所
簡介:
高柔艷律師,畢業于蘇州大學,獲得法學與工商管理雙學位,中共黨員。法學理論扎實,實務經驗豐富。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工傷待遇報銷是否都支付給個人
2021-03-07涉外再婚需要特別注意什么
2020-12-11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多等級傷殘者的傷殘賠償計算公式
2021-02-19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法院出的調解書無法執行怎么辦
2020-12-18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