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東代表訴訟制度有何法律規定(一)《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的情形(損害公司利益)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個人或者集體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的,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監事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情形的,上述股東可以書面請求不設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未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款規定的股東書面請求后拒絕提起訴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提起訴訟的,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對公司利益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前款規定的股東有權為公司的利益直接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的,可以依照前款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救濟對象的主要特征。股東代表訴訟救濟是指公司董事、經理、監事或者其他人侵害公司權益的行為,而不是股東個人的行為。這不同于股東直接訴訟,股東的人身權益受到侵害。在股東代表訴訟中,實際上損害了公司和股東的利益,但是,公司是直接受害人,股東是間接受害人。股東代表訴訟的訴因不是侵犯股東人身權利或個人利益糾紛。就法律關系而言,實際上與股東之間不存在直接的權利義務關系。股東提起訴訟的實體訴權不屬于任何股東,而屬于公司。原告股東只是代表,代表公司行使原屬于公司的訴權。因此,其他股東也可以針對同一事實提起代表訴訟,訴訟中不能排除其他股東的介入。在股東代表訴訟中,股東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即股東具有原告身份;被告是侵害公司利益的人,包括董事、經理、監事等。公司不是股東代表訴訟的被告4.訴訟效力的特征。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規定的,股東代表訴訟的后果由公司承擔,屬于公司,不屬于提起訴訟的股東,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屬于直接訴訟,即一般意義上的訴訟,而不是股東代表訴訟,在司法實踐中,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的實施對公司生產經營中的各種情況都有明確規定,公司在生產和開發過程中必須遵守有關法律法規。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通過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可以對其進行管理和約束,以避免違法行為的發生,股東代表訴訟的情形是怎樣的試行股東出資原則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酒駕駛會拘留多少時間
2021-02-10爺爺拘留孫子政審不過嗎
2020-12-31通報批評是什么處分
2021-02-16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監護人有權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嗎
2021-03-23把自己的孩子送養出去犯法嗎
2020-11-20婚前贈與沒有結婚協議能不能生效
2021-01-16入職協議書要一式兩份嗎
2020-12-16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未交保險費 未填保險單 卻持有保險證
2020-11-27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