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員工擅自辭職的法律危害是什么?用人單位未及時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的,勞動者有可能回到用人單位索取工資、加班費等;此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在法律上仍然存在。此時,如果員工受傷,特別是死亡,其家屬很可能將責任和賠償推給公司和用人單位
首先,用人單位應發出書面通知,限制員工在規定時間內復工,并提出了限期不上班等處理措施。第二,當員工擅自辭職達到辭退標準時,用人單位應當公開解除勞動關系,并以書面形式向員工發出辭退通知,通知其前來辦理交接工作和離職手續,用人單位應以掛號信或特快專遞的形式將通知寄至勞動者的注冊地址、身份證地址或經濟聯系地址,并保留收據。送達日期為收到日期。如果雇員不簽字或信件被退回,雇主應保持信件完整。如有爭議,在開庭審理前,不得在仲裁員在場的情況下拆封,以證明用人單位已履行通知義務,并愿意解除勞動合同。必要時,用人單位可以在報紙上發表聲明。此外,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規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申請仲裁,要求勞動者賠償損失。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支付培訓費,勞動者在到期日前離崗的,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者追償培訓費。如果員工未與公司辦理離職手續就到另一家公司工作,造成原公司損失的,公司可以要求員工賠償損失,制定規范的企業人力資源規章制度。在企業的人力資源規章制度中,要明確員工辭職,必須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并在離職前辦妥相關交接和辭職手續。同時,制定詳細的《員工入職申請表》。要求員工填寫本表的部分,包括員工聯系方式、現住址、身份證地址、緊急聯系方式、緊急聯系地址等,員工入職時應明確填寫上述信息,并注明在填寫上述信息時,溝通方式和地址發生變化時,員工應及時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否則,員工應承擔一切法律后果和責任其次,在企業人力資源規章制度中,應當明確規定,員工擅自離職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并約定賠償范圍。根據法律規定,可以要求勞動者賠償下列損失:(1)用人單位支付的招聘費用
(2)用人單位支付的培訓費,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處理(3)給生產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經營和工作(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補償費用第三,企業在必要時,應當與員工簽訂保密協議,特別是對特殊、敏感、易于接觸公司秘密和技術的員工。同時,要在企業《人力資源條例》中制定相關的“保密制度”,明確員工的保密義務和責任,使其離職后仍對企業的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企業在招聘員工的同時,還可以考慮加強對員工的背景調查(包括學歷、身份證等),選擇合適的、符合企業文化的員工;在薪酬體系方面,具有漸進性、吸引力和成長空間的薪酬設計能夠增強企業對員工的吸引力;同樣,良好的企業福利也能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需要多少費用
2020-12-13合同到期未續簽單位是否要支付雙倍工資
2021-03-16貸款融資可以置換股權嗎
2020-11-09“撤銷三年不使用待審中”什么意思
2020-11-20交通事故鑒定中是否扣車
2021-02-08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遺囑人如何自己寫遺囑,遺囑人如何找人代寫遺囑
2020-11-12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非訟案件怎么審理
2021-02-22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委托代理的法律后果怎么規定
2020-11-10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