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工資協議按工資協議,或直接在勞動合同上按工資協議,為什么會出現所謂的“工資壓力”現象這種現象比較普遍,但情況不盡相同。嚴格來說,很多所謂的“薪酬壓力”都不是薪酬壓力,這與薪酬結構有關。有的企業設定績效工資,是根據員工當月的績效考核結果來計算的,顯然,這個考核不能在當月完成,考核本身需要時間,導致上個月的工資在下個月發放。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和正常。一些企業(主要是非標中小企業)確實使用滯納工資的方式,防止員工突然離職。他們大多集中在員工流失率高的行業,如建筑業、服務業等行業
是否違法
從相關法律法規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不按照勞動合同規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不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不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五)有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勞動合同無效;(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基于上述情況,你可以辭職。此外,《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錄用之日起一個月以上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月工資的兩倍。”。但是,對于是否必須在當月支付工資,沒有明確規定。考慮到實際情況,如果有這樣的規定,是不合理的。因此,只要企業每月發工資,給你的工資是全額的,就沒有違法行為,防止突然辭職,如上所述,很多小企業都會這樣做,但很多正規企業當月不發工資。這種企業沒有必要用這種方法來控制員工的突然離職。根據法律規定,員工雖然有辭職的權利,但必須提前30天向企業提出申請。如果員工不這樣做,企業可以按照規章制度對其進行“曠工”處罰。因此,員工將被解雇。員工承擔的不僅是部分工資要扣除,還有一系列的后果,比如不能領取失業救濟金。因此,對于標準化企業來說,雖然也有類似的“壓榨工資”的做法,但并不是為了防止人們突然離職以上的“減薪協議”都是來自律霸.com編輯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減薪協議是合法的。有的企業考慮一些實際因素,做出減薪行為,并不是真正的減薪。一些公司壓低工資以防止員工突然離職。如果您有任何問題,可以咨詢律霸.com的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催繳通知書不執行會怎樣
2021-03-02違法強拆農村房屋的賠償規定有哪些
2021-03-22擔保公司怎樣才能是抵押權人
2020-12-21以新貸歸還舊貸不是同一保證人是否繼續擔保
2021-02-26酒后駕車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1-01-03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父母以贍養為前提的贈與可否撤銷
2020-12-30指定管轄是指什么
2020-11-13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快速理賠時間的規定是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個人土地流轉協議書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