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約和承諾生效的時間
我國《合同法》第16條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可見我國法律采納了到達主義。
但對于要約的生效時間還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1、送達并不一定實際送達到受要約人及其代理人手中,只要要約送達到受要約人所能夠控制的地方(如受要約人的信箱等)即為到達。如果要約人未特定限制時間,應以要約能夠到達的合理時間為準。
2、在要約人發出要約但未到達受要約人之前,要約人可以撤回或修改要約的內容。
3、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受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參見《合同法》第16條)。
承諾的生效時間怎么確認
承諾期限是受要約人成立合同的權利的存續期間。承諾的期限依據要約是否定有承諾期限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有約定有承諾期限或者要約有效期的,二是未約定承諾期限或者要約有效期的。
1、約定有承諾期限或者要約有效期的。《合同法》第23條第1款明確規定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要約中明確規定了承諾期限或者要約的有效期的,受要約人應當遵守該期限。明確規定承諾期限的,則在該期限內,受要約人的承諾應當到達要約人始為有效。要約有效期,應當視為承諾期間,但一般的,在要約的有效期內作出承諾的,該承諾應當為有效。而非以到達要約人為要求。承諾期限可以是一定時間,也可以確定為到某日為終止。要約以信件或者電報作出的,承諾期限自信件載明的日期或者電報交發之日開始計算。信件未載明日期的,自投寄該信件的郵戳日期開始計算。要約以電話、傳真等快速通訊方式作出的,承諾期限自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開始計算。
2、未約定承諾期限或者要約有效期的。《合同法》第23條第2款規定,要約沒有確定承諾期限的,要約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即時作出承諾,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要約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承諾應當在合理期限內到達。確定該合理的期間,應當考慮如下因素:一是要約到達受要約人合理的在途時間;二是受要約人了解要約并作出承諾決定的時間;三是受要約人向要約人發出承諾所需要的在途期間。確定要約與承諾的在途期間,一般依其發送形式通常所需時間來確定。由于承諾的方式會影響承諾的在途期間,所以受要約人一般負有以要約人所期望的方式發送通知。一般來說,受要約人應當以不低于要約的方式為承諾通知。要約中對承諾通知方式有特別要求的,依要約而定所需在途期間。在途期間發生意外事件(如水災、暴風等)而發生期間耽誤的,要約人知道該情形的,應當將該耽誤期間計算在承諾期間內。
3、逾期承諾和承諾遲延。受要約人在要約限定的承諾期限之后,向要約人發出承諾的,為逾期承諾。逾期承諾因為其作出的時間晚于要約確定的承諾期限,所以不能作為有效的承諾,其對要約人沒有法律拘束力。但因為該種承諾只是時間上有欠缺,根據《合同法》第28條的規定,要約人在接到該種承諾時,如果及時通知承諾人承認該承諾有效的,合同成立。如果要約人接到逾期承諾后未通知承諾人該承諾有效的,則只能作為新的要約,而不發生承諾的效力。
承諾在承諾期限內發出,因在途期間的耽誤,在承諾期限之后到達要約人的,為承諾遲到。《合同法》第29條規定:“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
承諾的生效,就是承諾對要約人產生法律拘束力,承諾一經生效,合同即為成立,當事人于此時開始負有履行合同的義務。
依據合同法第26條的規定,承諾應當發出承諾通知的,于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關于要約與承諾生效時間規定”的相關解答,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改制引發的糾紛
2021-03-24公司股權轉讓有短期負債怎么處理
2020-11-17董事會會議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3-25公司被政府收購要什么條件
2020-11-27企業要進行新三板掛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4定金與保證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在國外結婚可以在中國領結婚證嗎
2021-01-27情侶同居算非法同居嗎
2021-02-13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