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猝死的定義
猝死是指自然發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發病后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準——猝死尸體的檢驗》(GA/T170-1997)
一個貌似健康的人,由于患有潛在的疾病或機能障礙,發生突然的、出人意外的非暴力死亡(自然死亡)。猝死的時間限度,目前一般指從開始發病(或病情突變)到死亡在24小時以內者。
二、對猝死的認定
目前對猝死的通說認為,猝死只是一種死亡的表現形式,而非死亡原因。而死亡原因是確認保險責任的關鍵問題。簡而言之,死亡原因是本身的疾病導致,那么在健康險類內理賠是不存在爭議,在意外險內一般是拒賠的;如果死亡原因是外來的、非疾病的,是符合意外險保險責任范圍。
猝死分病理性死亡和非病理性死亡兩種。病理性死亡一般是由自身疾病引發,可以稱之為純粹的猝死。非病理性死亡一般有兩情形,一種是多因一果型,即有外因也有內因,一般表現為外因在先,誘發內因,這種多因一果的復雜死因,筆者認為不能簡單的完全拒賠,應根據外因的大小給予適當的賠償為宜。另一種是死因不明型,那么這種情形也符合意外險的特征即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也可以說它是符合意外險的保險范圍。
三、法院的審判觀點
法院在審理猝死的保險合同糾紛中,對猝死認定的標準并不統一,有判賠的,也有不判賠的。判賠的觀點認為,猝死只是死亡表現形式,而非死亡原因,猝死的死因包括非疾病的意外死亡,不能簡單的將猝死等同于疾病死亡。不判賠的觀點認為,猝死屬于疾病死亡,猝死雖具有“突發的”、“非本意的”特征,但不具備“外來的”、“非疾病的”要素。
四、在猝死案件中應把握的重點
猝死的爭議焦點還是在死亡原因上,對死亡原因的查明是關鍵。作為投保人、被保險人家屬一方,在發生猝死后應立即向保險公司報案,保險公司一般會對死亡原因進行查明,如果對保險公司的檢驗結論不認同的也可以自行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死因進行檢驗。另外,作為原告一方應注重對外因造成死亡的證據收集。
五、保險法律風險防控
1、保險人:如果猝死不屬于意外險保險責任,應明確約定在免賠責任范圍內,并對投保人明確說明猝死不屬于意外險賠償責任??梢越ㄗh投保人購買猝死可以獲得賠償的其他人壽險種。
2、投保人:投保時應注意意外險的保險責任、免賠條款等,從風險防控考慮可以同時購買意外險和重疾險等。另外,猝死在香港的外資保險公司是可以獲得理賠的,有條件的可以適當搭配購買一些外資保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204201611424582
江蘇瑞鴻律師事務所
簡介:
高柔艷律師,畢業于蘇州大學,獲得法學與工商管理雙學位,中共黨員。法學理論扎實,實務經驗豐富。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如何行使抵押權
2020-11-29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信用卡逾期不還會怎樣
2021-01-10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江西藍天學院專職人員調崗申請表
2020-11-29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什么叫做保險中的責任限額
2020-12-05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土地出讓保證金攤銷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