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合同的效力
保險合同與合同法規(guī)定的一樣,“生效”與“成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保險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當事人就保險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協(xié)議;保險合同的生效,指合同條款對當事人雙方已發(fā)生法律上的效力,要求當事人雙方恪守合同,全面履行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①根據(jù)合同法的原理,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的關系有兩種:一是合同一經(jīng)成立即生效,雙方便開始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二是合同成立后不立即生效,而是等到合同生效的附條件成立或附期限到達后才生效。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55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條的規(guī)定,保險合同若要有效訂立,最首要的條件就是當事人必須具備相應的締約能力,并在保險合同內容不違背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基礎上意思表示真實。
簽訂保險合同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過程:(1)投保人的申請,填寫保險單;(2)投保人與保險人確定保險條款,并說明支付保險費的方法;(3)保險人審查投保單,決定接受投保后即在投保單上簽章;(4)保險人出具保險單。那么,在此過程中出現(xiàn)的險保單、交納保費等行為與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是什么關系。
1、保險單與保險合同效力之間的關系
《保險法》第12條規(guī)定,“保險人應當及時向投保人簽發(fā)保險單或其他保險憑證,并在保險單或其他保險憑證中載明當事人雙方約定的合同內容”。目前對保險單的簽發(fā)問題,大體有兩種主張:肯定說認為保險單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否定說認為投保人與保險人就合同條款達成協(xié)議后合同成立,保險單只是合同成立的證明文件。②實務上,這一問題往往涉及到保險單簽發(fā)之前的保險事故發(fā)生,是否要由保險人承擔責任的問題。從法律上講,保險單并非保險合同本身,而是保險合同成立的證明或稱書目憑證。
從前文分析可知,保險合同當事人通過要約和承諾的過程就某項保險業(yè)務達成協(xié)議以后,就意味著保險合同已經(jīng)成立,至于保險單是否簽發(fā),則不影響有關賠償責任,除非雙方當事人約定以簽發(fā)保險單作為保險人承諾的唯一形式。我國合同法第44條也規(guī)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而且,保險單簽發(fā)是由保險人控制主動權,若以保險單簽發(fā)作為合同成立要件,勢必加重投保人的劣勢地位,難以發(fā)揮保險的經(jīng)濟保障功能。國外立法例對保險合同成立是否以保險單為要件有相似規(guī)定:保險人出具保險單,但如果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尚未一致,則保險合同不得成立,當事人不受法律約束;保險人雖然沒有出具保險單,但保險人接受被保險人或投保人的要約,則保險合同成立,雙方當事人得受保險合同的約束。
2、繳納保費與保險合同效力之間的關系
《保險法》第13條規(guī)定:“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約定交付保險費;保險人按照約定的時間開始承擔保險責任”。這條規(guī)定使人對保險合同的生效產(chǎn)生了分歧:一種意見認為保險合同屬于實踐合同,只有保險費交納之后方生效;另一種意見認為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只要雙方經(jīng)過要約和承諾階段,保險合同即告成立生效。保險合同應屬于諾成性合同,它的成立不以交納保費為要件。如果當事人約定,保險合同須至保險法交清時才生效,那么這只是當事人約定的保險合同何時生效的一種附加的延緩或停止條件而已,與保險合同的成立是兩個概念。投保人交納保費和保險人承擔保險責任是保險合同成立后雙方各自獨立承擔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兩者是并列關系,而非順序關系。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承擔按照約定交納保險費的義務;同時,保險人按照約定的時間開始承擔保險賠償或給付責任的義務。因而,交納保費不是保險合同有效訂立的要件。
3、保險利益原則與保險合同效力之間的關系
保險利益原則作為保險法的一項重要原則,其作用在于能有效地消除賭博的可能性和防止發(fā)生道德風險的發(fā)生。保險利益原則是指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具有法律上承認的利益。我國《保險法》第11條第1、2款規(guī)定:“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保險合同無效。”因而,現(xiàn)行保險法將保險利益作為保險合同的一個效力要件。但是,如果投保人在投保時具有保險利益,而后在保險合同存續(xù)的某一期間喪失保險利益,而在以后的某一時間又取得保險利益,如此反復幾次,是否保險合同也在有效和無效之間來回反復?這勢必造成不合理的麻煩。
因而,有人從現(xiàn)代保險的發(fā)展角度,認為保險利益不是保險合同的生效要件,而是保險損失補償原則起作用的要件。從現(xiàn)行法角度考慮,保險利益原則作為保險合同有效訂立的要件是勿庸置疑的,也是必須遵守的。但從財產(chǎn)保險的發(fā)展角度,將保險利益原則排除在保險合同的生效要件之外,將其作為保險補償和賠償?shù)那疤岷蜅l件,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方向。因為隨著現(xiàn)代保險業(yè)的發(fā)展,人們對財產(chǎn)保險利益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財產(chǎn)保險的目的在于填補被保險人所遭受的損害,保險利益原則要求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對保險標的必須具有保險利益。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并無實際意義,而且要求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還會增加實務上的困擾。但對人身保險合同而言,人身保險利益在訂立保險合同保險單生效時必須存在,否則保險合同無效。但是在被保險人死亡時,保險利益是否存在對保險合同的效力不發(fā)生影響,因為人身保險合同并非填補損害的合同,投保人對被保險人具有的保險合同生效時的利益對人身保險合同是必要和不可缺少的。
在審判實踐中,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在投保單上填寫相關內容的情況經(jīng)常發(fā)生。而在某些情況下,由于各種原因,保險代理人除代投保人填寫投保單上某些內容外,還代投保人在投保單上簽字。保險公司在正式保單簽發(fā)后,投保人與保險公司間卻往往因為投保單上非投保人本人簽名,而引發(fā)雙方對保險合同效力的爭議。這通過對投保人行為方式的分析,可以判斷投保人是否對保險代理人代簽投保單的行為給予授權,以及投保人否認保險合同效力的理由是否成立。如果投保單是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簽字的,而又無證據(jù)證明投保人當時給予了明示授權,則需要對投保人的行為方式作進一步判斷。如果投保人根據(jù)保險人簽發(fā)的保單交納了保險費,就可以視為投保人以自己積極的默示行為確認了保險代理人代簽投保單的行為,投保人即不能以投保單非本人簽字而簡單地否認投保單甚至是保險合同的效力。因此,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填寫投保單并代為簽字的行為應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不能簡單否定保險合同的效力。當然這其中還涉及到告知義務和個別條款的效力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動產(chǎn)行政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5民事主體人格權的限制是什么
2020-11-24有限合伙人財產(chǎn)份額轉讓合同當事人有哪些義務
2021-02-15涉黑能取保候審嗎
2020-12-03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申請強制執(zhí)行收費標準
2021-03-22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妻子出軌想離婚怎么辦
2021-01-23經(jīng)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企業(yè)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27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保險條款解讀-旅游保險
2021-01-12年輕人如何購買保險大有講究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