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可撤銷的原因
1、欺詐。欺詐是指以使他人陷于錯誤并因此為意思表示為目的,故意陳述虛偽事實或者隱瞞真實情況工行為。
2、脅迫。所謂脅迫,是以將來要發生的損害或以直接誘因加損害相威脅,使對方產生恐懼并因此而訂立合同。
3、乘人之危。所謂乘人之危,是指行為人利用他人的危難處境或緊迫需要強迫對方接受某種明顯不公平的條件并作出違背其真意的意思表示。乘人之危的合同應具備如下要件:
(1)一方乘對方危難或急迫之際逼迫對方。
(2)受害人出于危難或急迫而訂立了合同。
(3)不法行為人所取得的利益超出了法律允許的限度。
4、重大誤解。重大誤解,是指行為人作出意思表示時,對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項存在著認識上的顯著缺陷,其后果是使行為人受到較大的損失,以至于根本達不到締約目的。
5、顯失公平。顯失公平,是指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明顯不對等,使一方遭受重大不利。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等價有償原則的,可以認定為顯失公平。
6、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所謂重大誤解是指當事人對合同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種類、質量、數量等涉及合同后果的重要事項存在錯誤認識,違背其真實意思表示訂立合同,并因此可能受到較大損失的行為。合同訂立后因商業風險等發生的錯誤認識,不屬于重大誤解。
7、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合同。顯失公平是指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對方沒有經驗,在訂立合同時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行為。此類合同的“顯失公平”必須發生合同訂立時,如果合同訂立以后,因為商品價格發生變化而導致的權利義務不對等不屬于顯失公平。
8、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對于這種類型的可撤銷合同,需要注意的是:1、因一方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如損害到國家利益,則屬于無效合同。對于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則不用考慮是否損害國家利益,一律屬于可撤銷合同。2、并非所有的合同當事人都享有撤銷權,只有合同的受損害方,即受欺詐方、受脅迫方等才享有撤銷權。
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擔保訴訟時效是否為除斥期間
2021-01-10p2p非法集資資金如何追回
2021-02-10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承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1土地轉包期內乙方死亡繼承人可以繼承嗎
2021-03-15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