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人放棄物保抗辯權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并且保證人的物保先索抗辯權可約定放棄,保證人主要是與債權人的約定。
(一)物保先索抗辯權屬于民事實體權利,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在債務人物保與人保共存的混合擔保中,若當事人沒有約定物保或人保擔保范圍的,基于公平理念,從保證責任補充性出發,《物權法》第176條采用優待主義,限制債權人進行選擇,而賦予保證人物保先索抗辯權,即債權人只有在執行債務人物保未果或仍不足以清償全部債權的情況下,方可就剩余債權向保證人主張保證責任。這從性質上講,該抗辯權屬于民事實體權利,是否行使由保證人自行決定,并不妨礙當事人以意思自治排除該條款的適用。
(二)一般保證人可以書面形式放棄先訴抗辯權,舉重以明輕,連帶保證人也可放棄物保先索抗辯權
根據《擔保法》第17條的規定,一般保證人享有先訴抗辯權,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但如果保證人以書面形式向債權人或者債務人放棄先訴抗辯權的,則一般保證人喪失先訴抗辯權。由此可知,相比于連帶保證人,法律對一般保證人承擔責任的保護力度更大。基于法律能允許一般保證人放棄先訴抗辯權,根據法律解釋的舉重以明輕,法律同樣能允許連帶保證人放棄物保先索抗辯權。在放棄形式上,建議參照先訴抗辯權的放棄,以采取書面形式為妥。
保證人是指與債權人約定,為主合同債務提供擔保,當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其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一方當事人。保證合同是主債務合同的從合同,是由債權人和保證人來訂立的,而不是債務人和保證人,因為保證人的保證義務對象是債權人,設定保證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債務人不履行債務造成債權人的損失無可救濟,從而使債權人的權利得到更為充分的保障。保證是一種人的擔保,它以人的信譽和財產來提供擔保,相對來說,保證這種擔保方式的風險就比較大。
對于你提出的“保證人放棄物保抗辯權能否得到法律的支持”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保證人放棄物保抗辯權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并且保證人的物保先索抗辯權可約定放棄,保證人主要是與債權人的約定,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有什么區別?
2021-01-15商品房建筑面積與合同不符該如何
2020-12-20實現抵押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1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包括了哪幾條
2020-12-26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如何鑒定交通事故車損
2021-01-04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妻子出軌想離婚怎么辦
2021-01-23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