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代理人相對當事人的特征有哪些
1、訴訟代理人始終是以被代理人名義進行訴訟活動
設立訴訟代理制度是解決當事人不能或難以親自訴訟的困難。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活動的唯一目的是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參加訴訟活動始終是以被代理人名義,不能也不允許他以自己名義為訴訟行為或接受對方的訴訟行為。否則,他就不是訴訟代理人而是當事人了。可見,以誰的名義進行訴訟活動是區分訴訟代理人和當事人的重要標志。
2、訴訟代理人必須具有訴訟行為能力和一定的訴訟基本知識
訴訟代理人具訴訟行為能力是他充當代理人的首要條件。只有具備這一條件他才能代替那些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當事人參加訴訟。在訴訟持續期間,如果訴訟代理人突然喪失訴訟行為能力,他就喪失代理人資格。
訴訟代理人還須具備一定的訴訟基本知識。例如具備社會所需的社會經驗、文化知識、表達能力和一定法律修養。否則就難以代為訴訟,也難以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
3、訴訟代理人必須在訴訟代理權限范圍內進行活動
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活動中依法享有廣泛的訴訟權利。作為當事人的訴訟代理人卻不一定享有廣泛的訴訟權利。訴訟代理人享有訴訟權利的多寡,全由“訴訟代理權限”決定。“訴訟代理權限”或由法律規定或由當事人授予。訴訟代理權限由法律規定者稱為法定訴訟代理人;由當事人授予者稱為委托訴訟代理人。如果訴訟代理人不充分行使“代理權限”即構成失職;超越“代理權限”視為越權。前者會遭到被代理人反對,后者不會被人民法院認可。
4、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活動的終極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
終極后果是指人民法院對案件的最后判決結果。在當事人親自進行訴訟時,訴訟行為人與訴訟終極結果承受人是一致的。當訴訟由訴訟代理人代為進行時,訴訟行為人與終極結果承受人就要發生分離,即終極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而不由訴訟代理人承擔。因為訴訟代理人在代理權限范圍內的訴訟行為是一種法律上的勞務行為。他是幫人打官司,而不是為自己爭輸贏。
值得說明的是,訴訟代理人不承擔終極后果,不等于訴訟代理人不享有訴訟權利或不負有訴訟義務。訴訟代理人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主體,在訴訟中他要依法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訴訟代理人的違法行為,如妨害民事訴訟順利進行的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后果,則直接由訴訟代理人承擔,不得轉嫁給被代理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公告范圍有哪些
2020-11-17交通事故主要責任認定工傷可以嗎
2021-02-20行政處罰聽證可以延期多長時間
2020-12-18支票日期怎么算,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起訴離婚最快多長時間
2021-01-30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