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父母出資購房認定為借款還是贈與?
看當時的實際情況才能判定是贈與還是借款;
1.《婚姻法解釋(二)》和《婚姻法解釋(三)》相關規定并不適用于本案類似情況。《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的規定,系基于父母有贈與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贈與對象不明確時的認定依據,并不適用于本案的情況。《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本案購房款全部為余某莎父母出資,房屋登記在黃某名下,也并不適用于本案情況。對于婚后子女購房,父母出資未明確出資性質時,應如何評定,法律無明確規定。
2.認定贈與事實應高于一般證明標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九條規定,“當事人對欺詐、脅迫、惡意串通事實的證明,以及對口頭遺囑或者贈與事實的證明,人民法院確信該待證事實存在的可能性能夠排除合理懷疑的,應當認定該事實存在”,表明對贈與事實的認定高于一般事實“具有高度可能性的”的證明標準。本案原告所提出的證據,能夠證明款項交付真實存在,在出借人一方沒有明確贈與意思表示的情況下,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七條的規定,借款人應承擔款項系贈與的舉證責任。
3.從公序良俗角度,不宜將父母出資一般認定為理所應當的贈與。敬老慈幼為人倫之本,也應法律所倡導。慈幼對于父母來講,依法而言為養育義務的負擔。子女一旦成年,應自立生活,父母續以關心關愛,子女受之應感念之,但此時并非父母所應當負擔的法律義務,子女應圖感恩。因此,在父母出資時未明確表示出資系贈與的情況下,應認定購房出資款為對子女的臨時性資金出借,目的在于幫助子女渡過經濟困窘期,子女理應負有償還義務,如此可保障父母自身權益,也可避免子女成家反而使父母陷于經濟困窘之境地,此亦為敬老之應有道義。至于事后父母是否要求子女償還,系父母行使自己債權或放棄債權的范疇,與債權本身的客觀存在無關。
綜合上面所說的,婚后父母出資購房的,作為雙方一定要協商好這個房子是什么用途,如果是贈與那么雙方就可以不必簽定任何形式的東西,如果是借款那么就必須要用書面的形式來約定雙方的條款,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也避免引起各種糾紛。
婚后父母出資買房離婚后怎么分?
購房定金糾紛如何處理
買房的房產稅怎么交,購房要交多少房產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合伙財產的出質限制有哪些
2021-01-27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理,怎么處罰
2020-12-26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1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保險公司不理賠可以訴訟到法院嗎
2021-01-15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